第65章 试探-《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杜辰生这才又往下道:“你想要去书院里念书,以我们家的情况,完全供不起。除非……”

    这孩子聪明又坚强,即便不给他机会念书,往后也必会是个有出息的。杜方苓一旦被卖,家里就算跟小三房结了死仇,杜锦宁长大了,心里藏着仇恨,必然会找机会报复回来。

    说着,眼泪就滴下来了。她用衣袖抹了一把泪,仍然挺直着身子笔直地站在那里。

    杜锦宁说的是“几个姐姐”,想来这并不单指杜方菲,也包括她。杜锦宁连杜方菲嫁给傻子都不愿意,更不用说把她卖了换钱了。这样的弟弟,重情重义,她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回想起这些年她对杜锦宁的冷眼,她的心里充满了愧意。

    这不是别人,正是杜方苓。

    杜锦宁心里已有了猜测,于是配合地问道:“除非什么?”

    杜辰生的眼睛定定地看着他:“吃饭前你伯祖父过来,我问过他了,你四叔原先在书院里,每年都要上四、五十两银子。我们家的家底,想你也知道,这么多人吃饭,就靠二十来亩田地和你大伯父每个月给的几两银子开销。我每个月吃药都费不少,你几个哥哥还得念书。”

    他在心里深深地叹息一声,提起的那点子提防与猜疑放松下来,冷硬的心也有了一丝丝的松动。

    杜锦宁知道如果自己表现得太过镇静,让杜辰生对她起了猜疑这心,对接下来的分家会十分地不利。

    见杜辰生不再说下去,只是看着自己,杜锦宁只得点了一下头,表示自己明白。

    杜锦宁在心里猜测着他的用意,点了点头:“想。”

    杜辰生的眼里闪过一道精芒,继续道:“如果你愿意让你大姐嫁过去,我可以叫人去说说,让他们拿出四十两银子来做聘礼,这样你第一年念书的费用就有了。往后,你大姐做了他家少奶奶,多多少少总能攒出一点钱来,家里再省一省凑一凑,也能供你继续念下去。”

    她盯着杜辰生,一字一句地道:“我是绝对不会拿我几个姐姐的终身去换荣华富贵的。”

    想想自己不争气的二儿子,不光不往家里挣钱,竟然还败家,其他几个孙子也不是有出息的;唯一这个有出息的,还不能培养和依靠,甚至会被推到仇视的对立面,杜辰生的心情就十分不好了。

    这小子,重情重义啊。要是没有二儿子欠的那笔赌债,上些钱财供他念几年书,再多培养培养感情,好好教导一番,消融他这些年因为冷待而生出的怨气,待他考上了秀才,中了举人,还怕他不丰厚地回报家里吗?

    可惜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