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竞争者出现了-《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杜锦宁可是要走仕途的,她怎么能够成为一家勾栏的老板呢?即便他们收购的仅仅是梨园行当,说出去也不好听。

    说完这句,他这才道:“第一个降不降价的我且不说,单说勾栏瓦肆,我在瓦子里呆了好几年,对那里最是熟悉。我觉得少爷不宜涉足瓦子,那里的情况太过复杂,对少爷的名声不好。”

    鲁小北先向姚书棋拱了拱手,道:“姚掌柜,咱们就事议事。如果我言语间有得罪之处,还请原谅。”

    杜锦宁问道:“这本书是谁写的?有几个茶馆拿它来说书?这些茶馆是一个老板的吗?书铺呢?它们的老板是谁?”

    杜锦宁这段时间是参加完县试又参加府试,为了不打扰杜锦宁,他一直压着这事没说,自己也尝试了不少方法想自己解决。无奈能力有限,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而跟对方打价格战这种事,还得杜锦宁同意,他不敢擅作主张,因此就一直把这问题压了下来。

    此时他无比期盼杜锦宁能想出好办法来。

    “不理?”姚书棋一呆,他没想到杜锦宁竟然会消极应对。

    他道:“我想了又想,想了两个对策。一个是咱们也降价,跟他的价格一样。他没有了价格优势,又不像咱们有口碑,这生意自然就做不起来。久而久之,自己就败退了。另一个,咱们可收购一个勾栏瓦肆,让他们演《射雕英雄传》。如此一来,咱们的名声会更响,他们再怎么做也击败不了咱们。”

    但经历过周东平这件事,他已经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了。

    如果是以前,他不作如此期盼。因为杜锦宁年纪太小,见识也浅,一直窝在漓水县那么个小地方,人再聪明也少了见识。

    杜锦宁不置可否,而是转向了鲁小北,问他道:“你觉得如何?”

    他不慌不忙地道:“写这话本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穷秀才,我托人打听过,他是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写了一部分,拿到一个开了三家茶馆的名叫彭家兴的买卖人那里去兜售,被彭家兴高价买了下来。彭家兴即刻盘下了一间书铺,照着咱们的经营模式做了起来。这个彭家兴是本地人,家境富裕,主要是做绸缎生意,各县都有他家的铺面。茶馆他家就开了两间。不过如果用这话本说书效果好的话,他没准还会再开,到县里去开也有可能。如此一来,必会跟咱们抢客源。”

    既然杜锦宁不作为,他这做掌柜的就有责任提出应对之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