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霸气-《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不过走之前,作为大姐夫,他还是忍不住多劝了杜锦宁一句:“我觉得吧,案首只有一个,没必要去争那个。考上秀才并且进到府学里去念书,才是最重要的。那诗会的事,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

    学习就跟那圆圈一般,知道的越多,就越发觉得还有更多的未知。而且她看书与许成源这些一般读书人不同,许成源他们的眼睛只盯着四书五经,要把这几本书都背熟吃透,外加看一些疏注与释义。杜锦宁却不是这样。

    她放下拇指,挑眉道:“你可要想清楚了,你我是竞争者,因为案首只有一个。我是不会让你的,即便你是我兄弟。”

    他问身边给他打扇子的小厮:“刚才那两个人你看到没有?稍矮一些的那个我怎么看着挺面善的,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这齐府不是不怎么有人住吗?他家主人从京城回来了?”

    说话间,马车已深入巷子了,到了与杜锦宁新宅子相隔四家的对门停了下来,年轻人带着小厮下了车,直接走了进去。而那大门头上,写着两个大字:杜宅。

    门外,一个乘马车路过的年轻男子正好看到这一幕,他的目光移到门前的匾额上,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齐府。

    姚书棋是跟着杜锦宁一起经历过府试,参与了周东平事件的。听到这话,他倒是若有所思。

    杜锦宁看着他上了汪福来的车,这才转过头来问齐慕远道:“你觉得呢?”

    “同上。”齐慕远斜睨她一眼,一甩袖子,转身进了门。

    拒绝了祁思煜的邀请,杜锦宁也没把这事当回事,专心在家里念书。

    齐慕远读书也很杂,不过跟杜锦宁比较关注民生问题不同,他更偏向于律法刑案等方面。两个人看到比较有趣或是感觉对方感兴趣的书的时候,也会互相推荐,一起分享。

    她站的更高,眼光更开阔,她看的是这时代有什么学说流派,文学形式发展到了哪一步,这个时代的律法、政策如何,各行业的发展水平与朝庭的倡导方向等等,并与她记忆中的历史做对比,找出这段架空历史施政的优点与缺点。这些东西,虽没有什么资料让她可以查询,但她通过自己手头的书籍,便可以了解大致的情况。

    许成源见杜锦宁不想说了,他也不好再问,只得把祁思煜留下的地址跟杜锦宁说了。之后又闲聊了几句,他这才告辞。

    “原来如此。”年轻人闻言将眉头一展,没再把杜锦宁放在心上,吩咐小厮道,“回去后你提醒太太,叫她备一份礼送去齐府。”

    齐慕远余光里瞥见她这动作,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调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