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造成贫富差距这么大的原因,宋献策没有去想,也想不明白,但老子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这些人间的不平现象,不正印证了老子所言? 既符合老子所论,那它就是合理的。所以,他不想去改变。 他想起唐朝诗人汪遵的一首诗:“水泉花木好高眠,嵩少纵横满目前。惆怅人间不平事,今朝身在海南边。” 汪遵也看尽了人间的不平事,他也不过只是惆怅而已罢了,谁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既不能改变,那就去适应。 宋献策对穷人没有同情心,有的只是可怜;对富人没有仇视之意,有的只是羡慕。就跟其他人一样,拼命往上爬,或有权、或有势、或有钱,总之,不能与穷人为伍。 宋献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信心,凭自己的法术,还不能成为人上人? …… 宋献策下定这个决心以后,这才来到京城。通过法术和占卜,他了解了韩爌和李蔷薇的关系,预见了今后朝庭政治格局的改变,这才有了通过韩爌助朱由检登基的念头。 他想的很美,朱由检现在是排名第三的皇孙,按说怎么论,也轮不到他当皇帝,如果自己助他当了皇帝,对自己还不感激?那样的话,自己不是美食任享,美女任用? 事情进行得也算顺利,自己成功地博取了韩爌的信任,美酒美食不断,还能夜御三女,算是阶段性地实现了人生愿望。 可当他发现朱由校和朱由楫的命格发生改变以后,已经意识到他两人身边必有高人相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