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乱-《组团穿越到晚明》


    第(2/3)页

    “不,我觉得不会,不但不会,反而会刺激工商业的大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交税多少都是根据经营情况来的,只要足额交了税,就不用担心官吏今天说个数,明天再说个数的胡乱征税,心里更有底。第二,大家应该明白,过去好多生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看跟官府的结合度上,而在大家都足额交税以后,生意的好坏全看自己的经营才能,不用再去巴结官府,那在竞争环境方面是一个绝对的优化。第三,交税本身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别的地方不敢说,但只要在我的管辖范围内,只要你是个守法的纳税人,你的一切权利都会得到保障,官府是承认你对国家贡献的,你可以大声地自豪地说:我光荣,因为是纳税人。”王兴答道。

    王兴这个说法,等于是把纳税人的地位提高了,跟原来低三下四、求爷爷告奶奶,见人低三等的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同样,王兴的观点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些人,很多都是富家子弟,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生意,他们支持王兴的观点,就意味着王兴又多了一些宣传员。

    ……

    除了在书院宣传自己的思想之外,《西安日报》也早早地就开始造势。

    王兴自己捉刀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孙承宗和书院的学生也都写文章予以声援,尤其是王征,这家伙文才好,见解独到,对旧的税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并大声为新税制叫好,俨然成为王兴最得力的改革前锋。

    正是有这些先期的宣传做铺垫,所以,四月初八,当李逢时的税务局成立,新税制开始实行时,西安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弹,再加上,杨素云和王家第一天就到税务局进行了申报,缴纳税款二十多万两,其他商户哪个还有不服?哪个还敢对抗?

    就连李中行和赵于达,这两个除了杨素云以外西安最大的商人,对王兴的税制改革也是持欢迎态度,因为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足额交了税,王兴就不会对自己下手了。就跟交了保护费一样,心里感觉很踏实。

    税务局成立当天,就收了二十多万两税款,而且市面稳定,王兴立即把自己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写成折子,报向京城,他是想让万历老爷子高兴高兴,同时,请求回京面圣。

    折子发出去十天了,也不见京城有圣旨来,王兴有些焦躁,是不是皇上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按历史轨迹,还应该有两个多月时间啊?如果不是身体不行,那是什么原因没有任何消息呢?

    王兴在衙门东侧的小花园里边踱步,边考虑到底京城发生了什么事。

    “老薛,十几天了,皇上一直没有圣旨下来,我感觉不正常,让京城那些人仔细打听打听,实在不行找找李忠或者白玉卒。”王兴在脑海里吩咐薛义。

    “是,主人。”薛义答应一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