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自然不信-《春色晚》
第(1/3)页
送走了耳婆,几个邻居媳妇也都纷纷告辞回家,谢老爷子偏过脑袋瞅了瞅炕上那两个终于有了生气儿的孙女,沉吟半晌,没有说话。
两个丫头在喝下耳婆的符水之后清醒了过来,这是谢家上下全都亲眼看见的。那老婆子治好了许多大夫都束手无策的病,证明她的确是有些本事的,但与此同时,也为她说的那番话,添上了些许分量。
谢老爷子戎马半生,为人粗犷,对这些鬼神之事,原本毫不在意,但事关整个谢家的声誉,却也不是作耍的。他思忖了片刻,便与万氏对望了一眼,后者立即会意,开口道:“两个丫头虽是醒了,只怕身子还是虚得紧,天儿也不早了,赶紧把她俩送回西屋歇着去,踏踏实实睡个好觉,把身子养好方是正理。”
冯氏应了一声正要起身,却又被她摆手拦下了。
“老三媳妇,你且留一留,有几句话与你说。”她说着便望向门边上的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儿,“四郎,帮着你娘把妹妹领回房,其他几个孩子,也都回屋睡吧。”
立在角落中那虎头虎脑的男孩儿点点头,小心翼翼将谢早桃和谢晚桃从炕上扶起来,软声道:“走,跟哥回屋去。”旋即,便一手牵着一个领着她们走了出去,剩下几个孙子辈儿的孩子,除了已经成亲的大郎和他媳妇温氏之外也都陆续离开,原本有些逼仄的上房,顿时显得宽敞不少。
见人走得差不多了,谢老爷子便清了清喉咙,沉声道:“今日那老婆子说的话,你们一概不许外传。尤其是那……那四个字,如果让我知道有谁在外面敞着嘴胡乱嚷嚷,定不轻饶!”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有些严厉地从众人面上扫过,刻意在老二谢云霄和他媳妇熊氏的脸上停留片刻,顿了顿,方才对大儿媳妇邓氏道:“等老大回来,你把这话也告诉他。”
邓氏连忙点了点头,老实地道:“爹你放心,我们眼瞅着四丫长大,知道她虽是淘气些,却也是个乖巧的好孩子。咱都是自家人,哪能在外头编排她?”
“是啊爹,我们嘴上都是有把门儿的,你老不用担心。”熊氏也满口附和,眼珠一溜,便转了话锋道,“可是爹,今儿咱家可是来了外人的,她们的嘴,咱可堵不上啊!不说别人,就那邹义堂的媳妇,舌头可长着呢!这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咱家四丫的名声可就坏透了,这可咋办呀!况且……”
她从喉咙里憋出轻飘飘地一声尖笑:“况且,那耳婆说的话,你老真就一点都不相信?”
“那老婆子满嘴荒唐,当然不足为信!”谢老爷子狠狠瞪了她一眼。
万氏也疾言厉色地斥道:“你管好自己便是,其他事,用不着你操心。”
熊氏撇撇嘴,侧过身子不再言语,谢老爷子舒了一口气,扭头看向冯氏:“老三还没回来?”
“没……没有。”冯氏低下头,声音细小好似蚊蝇,仿佛做错了事。
“混账东西!”谢老爷子怒火直往上冲,忍不住使劲拍了一下桌面,“三丫四丫病得这样,他连个人影也不见,成何体统!老二,我不是让你去找他吗?可有音信?!”
谢云霄苦着一张脸,唉声叹气道:“爹,你这不是难为我吗?老三是个有手有脚的大人,我还能拦得住?咱这月霞山下邻着两三个村子,此外还有那平元镇,恁大的地方,我上哪儿找去?”
“废话!”谢老爷子一声暴喝,唬得谢云霄抖了三抖。
谢老爷子大名叫谢安广,年纪轻轻便参了军,常年四处征战,在军营里一直呆到五十岁。当年一役之后,他厌倦了这种四处征战的生活,干脆卸甲归田,与十几名军中同袍携家带口,一同搬来这月霞山的松花坳里隐居。虽说已恢复布衣身份,但他的骨子里,仍旧带着那股子军人的铁血气质,在这个家中,向来说一不二,也没人敢反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