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接管南海郡-《三国的理想国》


    第(3/3)页

    对老师施礼道谢教导,士颂还是该做什么,仍然会把自己的意志,尽快地令南海郡士庶百姓明白。

    现在看到叔叔士武的脸色严肃,更还气息不畅,士颂待他气息刚刚平稳,就抢先开口说道:“叔叔,番禺城内多有积案,某近日处理的时候,觉得您的身体真是耽误了公务。”

    士武本来气息刚喘匀,还没开口训导侄子,却听到他率先指责自己的这话,再又咳嗽不止。

    “您应该是太过劳累,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这里溽热难当,您尽快返回广信休养才是。”士颂恭敬地说道。

    他的语气温和,却暗含着揶揄。

    这话听在耳中,士武心中更觉不悦:原来尚好,怎么现在这小子如此无礼?莫非,真是我兄长令他来接替我的?否则,他焉敢直接建言我回去广信?!

    暗叹自己的身体不济,过去做事多有糊涂,士武更慨伤权利的威势之下,并没有什么亲情的存在。

    “盛德,我只是想劝说你行事暂缓,”士武咳嗽得胀红了脸,断断续续地说道。

    “您或许是好意,可我却不这样认为。”士颂坐直身子,淡然地看着士武,“如果等您身体安好,郡内事务必是迟误。”

    士武的心中气恼:我什么时候说非要等我身体康复,再去处理公务?

    心里憋火,他又是咳嗽连声。

    士颂见状,赶紧乘胜追击。他抬起袖子,掩住口鼻说道:“叔叔,我已经将您的身体状况,快马报去广信了。”

    侄子以这个状态瓮声瓮气地说出来的话,士武羞恼得脸上胀红:这是明显对自己很嫌弃,更还忍不住先下手了。

    “你越过我,直接给刺史部发去了书牒?”他皱紧眉头,不满地问道。

    “肯定啊。”士颂诧异地说道,“不如此,难道还要等到叔叔因病耽误更多公务,再去通报吗?那样的话,岂不是侄儿的失职?”

    士武凝眉不语,士颂继续说道:“为官一方,应该让百姓们得到好的生活环境和状况。现在各处流民颇多,百姓衣食堪忧、府库空乏。米价从每石几十钱,增长到三五百钱,这都是昏聩治理的现象。”

    被这话刺激得咳嗽许久,士武默默地点点头:“好,我明白了。我这就亲自写去书牒,以免,”

    说着,他漠然的眼神,盯看着士颂:“误事。”

    “叔叔所言极是。”确认士武从精神到肉体都已经扛不住了,士颂说罢,施礼告辞退出。

    士武思索良久,明白侄子士颂之所以这样大胆,是因为得到了士燮的暗中指使。况且,还有那些总钻入他耳中“士颂来代替士武”的,令人不快的传闻。

    既然摆明了要被剥夺权利,本已身体不好的士武,干脆做个顺水人情。

    他想得通透之后,唤来侍从备好笔墨。写好书信,他盖了印章后,命人发去广信。

    士颂的书牒还没到刺史部,本就身体状况不好的士武,气愤、郁闷得还真扛不住了。

    见他气息奄奄,士颂毫不犹豫地立刻安排兵士,护送他的车驾返去广信。

    在城外送别了他西去的车辆,士颂骑在马上,嘴里悠悠地吟诵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袁徽、许靖等人听在耳里,先是震惊万分,再立即生出无限敬仰之情:“公子真乃当世奇才!”

    有意吟出李白的这首诗,士颂是要强化文武齐全的个人形象。

    没办法,这个时期都好追慕名士。

    要想让众人心悦诚服,他不得不动点儿小脑筋,耍点小手段。

    对于众人的夸赞,他只是微微一笑。

    返回城内的士颂,不再客气。他立即坐稳郡府大堂,宣布直接接任南海郡太守的职务,并命人报去广信。

    原本的一众官吏,心里或多或少地存在疑惑,甚至不满。

    可士颂不仅是士氏族人,更还是刺史部太守士燮的爱子。

    再加上兵权已在他的掌握之中,不愿自找倒霉,又想继续混官饭吃的众人,赶紧拱手接受了事实。

    袁徽等人早已被士颂说服,欲要一起修齐治平,为安定天下而尽力,更不会出言阻挠。

    所以,众官吏在袁徽、许靖、袁忠、薛综等人的带领下,一齐对士颂的接任,表达了真诚地祝贺与坚决地服从的态度,并连续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众人恭敬地站立面前,士颂随即安排诸般事务。

    管理工作,古今大差不差,都是要从规矩条例、组织结构入手。

    “高祖入咸阳,曾经约法三章。”士颂环视众人,严肃地说道,“我管理南海郡,也照此方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