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缓缓坐下,白起轻声地将赵括的施为一一道来,既算是为王龁与司马错解惑,也算是对范睢在赵营之中的情况的一番注解。 「依相国所言,当赵王使者进入之时,恐怕赵括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对我军发起总攻。而赵括也在第一时间反应到赵王的命令或许不利于大战,因此才有平原君这位文臣前出迎接一节。其实,迎接是假,阻拦才是真。可惜,相国在场,平原君根本拦无可拦。」白起轻声地推理着当时的场景。 一旁的范睢也好,王龁、司马错也罢都是轻轻点头表示认同。 「赵括肯定也很快知道了此事,也在瞬间知道了王命下达已不可阻。同样的大军总共也已无可能,非其不愿违令而行,而是不能。一则王命下达,再出兵而战,名不正言不顺;二则士气已泄,战之无必胜之把握;三则平阳君等人在侧,只需策反一二万大军,则有万劫不复之果。」白起轻叹了口气,似乎在为赵括所不值。 若是赵括在秦国,定不会受此掣肘,就如自己一般,可惜啊...... 抛却对赵括的同情,白起继续说道:「在确认出兵总攻已暂无可能之后,一个计划便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他很清楚,此战已经无法尽全功了,因此他的计划就是给赵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我,武安君白起,便是赵括眼中,最大的利益!」说着,白起竟然笑了起来。显然,能令一个将自己打败的对手如此重视,白起心中还是颇为骄傲的。 「于是,赵括先是以震惊的形态向所有人示弱。在众人掉以轻心之后,迅速抛出三个要求的说法。」白起继续分析道:「三个要求,好多啊!正当所有人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以为他要提出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从而达到拒绝王命的目的时,他却抛出一个移军的细节。」 「不由得,在场之人皆是松了一口气。随即便会同意他的要求。如此一来,他遵王命而行的印象便算是力住了。紧接着,他再抛出要河内郡的要求,将刚刚立起的印象推倒,再度将众人的心提调起来。」白起眼见微微眯起。 「最精彩的来了!就当相国严词拒绝之时,赵括随即顺着相国的意思改口,变割让为换地,甚至还在一不小心 之中,将他自己逼到了肆意妄为、擅改王命的角落里。一旦换地成功,不管对赵国是否有利,对于赵括却绝对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任何一个王,也不会接受一个擅改王命的将领。 可偏偏,这样的行为却是极得人心的!不论是赵军,还是相国,恐怕都极其愿意应诺此事吧。」白起的话语依旧轻柔。 一旁的范睢无奈地点了点头,的确,用毫厘之差的地盘,换得赵括的永世不用,怎么看也是秦国更划算,答应赵括几乎是不带犹豫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