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睁只眼闭只眼-《重返八零》
            
            
            
                
    第(2/3)页
    “这不是重点。”陆怀安点了点桌面,让他看下边的:“新兴的家电业,是这次整治的重点。”
    其中,增长最快,前头出事最多的冰箱业,则是重中之重。
    锐铭的倒下,还是让上头有些不满的。
    尤其是在锐铭倒下之后,吃相有些难看的某些工厂。
    他们迫不及待地脱离了锐铭,甚至不惜跟外资企业合作,转过头来啃噬锐铭。
    前边不觉得,现在这后果反噬,显然不是他们承受得起的。
    “可,可这会误伤啊。”
    龚皓想想都有些头皮发麻。
    真个要论起来,他们新安冰箱厂,也不是定点单位呢。
    说起定点单位这个事,其实最开始源于保护国营企业的口号,还是八五年前后发起的。
    当时是上头发的文件来着,全国二十个省市里,只选中了42个厂家作为定点冰箱的生产单位。
    好处当然是有的,不过是仅针对这些定点生产单位。
    压缩机不仅是进口的,最先进的,而且是由国家提供。
    其他配件,自然是要什么,有什么,而且绝对都是最好的。
    要贷款?要搞销路?
    都没有问题,他们要什么,国家给什么。
    甚至,非定点单位还会被压制并清理。
    压缩机是没有的,零件也是没有的,原材料,那更加没有了。
    贷款更是想都别想,打广告也是不允许的。
    一如新安冰箱厂这般有点本事的,就会走自己的渠道,从国外进零件原材料。
    其他有关系的,则绕点弯子,搞些国产的零件什么的。
    因为上头虽然颁布了这些文件,但执行得并不严格。
    算是,睁只眼闭只眼吧。
    毕竟之前是要发展经济的,总不能扯人后腿。
    总归三年多下来,这些私营企业竟然没死,还活得挺滋润。
    当然了,很多人认为,这些企业之所以还活着,就是因为那些倒爷。
    因为他们的倒卖,这些非定点的冰箱厂,才会不仅没有减少,还越建越多。
    区区一个南坪,只有两三个冰箱厂,也不成气候,这并不算什么。
    厉害的是余州市,就这么一个市里头,竟然有六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冰箱厂。
    他们位置好,从国外进货方便得很。
    有个厂子发展得甚至比没倒之前的锐铭还要好,年产数十万台!
    这规模,说出来着实有些吓人。
    它倒是低调,还收购了一些小厂子,改头换面的,里头的设备甚至比某些定点单位还要来得庞大和先进。
    只是,再怎么低调,也躲不过这一轮严查。
    资金是查得到的,藏不了的。
    这一番清账,这些厂子被查了个底朝天,老底都被掀开了。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上边乐意见到的。
    于是,这个工厂,被立为了典型。
    它的产品,被打成了劣质产品,全部不合格,直接停产,关厂。
    速度之快,手段之利落,直让不少人都感到胆寒。
    原先占有不小市场份额的工厂,竟然一夕之间,直接就这么消失了。
    消息传到南坪,不少人都瑟瑟发抖。
    “完了,完了啊。”
    “接下来,肯定就是我们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