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集贸市场-《重返八零》
            
            
            
                
    第(3/3)页
    这个时候,大家都还很信任国家台的。
    新安冰箱能放到这上面,放到这个时间段播出,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新安冰箱确实质量过硬。
    也正因此,陆怀安特地让邹厂长千万注意。
    质量必须得有保证!
    绝对不能出差错,不能砸了他们的招牌。
    邹厂长真的,想都没想过,他管理的品牌居然能登上这种电视台。
    他恨不能拍着胸脯给陆怀安立个军令状!
    他把自己砸了,都不会砸了新安冰箱的招牌的!
    冰箱厂里所有工人也都卯足了劲,每天干活劲头十足。
    时不时地,就有人过来采访。
    报道出来后,经常有他们的身影会拍摄进去呢!
    广告打起来了,销路自然不用愁。
    还有经销商主动过来找邹厂长,想跟他们签订合同。
    不过基本上,都是靠各位业务员全国跑。
    龚皓算了一笔账,这样全方位地铺开的话,他们的产量不仅不会有剩余,甚至还可能会不足。
    “当然,这是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算的。”
    如果后面又像去年一样,动不动巡查,然后调控什么的,价格压着起不来,大家也不敢买,那就不好说。
    “不会了。”陆怀安在北丰这些天,可见了不少人,大概也摸清楚了一些指向:“后面生意会慢慢好做起来。”
    的确像他说的这样,国家不仅不再限制,而且还大力支持大家创业。
    这时候,已经是1991年,国内市场的商业化进程已经逐渐稳定。
    曾经摸着石头过河,到这时候,也逐渐摸清楚了河底的情况。
    “只是,现在北丰这边,讨论得最多的,还是我国的改革,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
    龚皓皱了皱眉,这最终矛盾还是归于国企和私企啊……
    差不多吧,陆怀安嗯了一声:“过几天,这边有个集贸市场会开张。”
    这其实算是国家给这些国企的一个新出路,只是以北丰为试点。
    如果这里的效果不错的话,后面就应该会全国施行。
    众多国企,积压的货物实在是太多太多。
    在市场竞争中,国企太过笨重,操作起来没有私企这么灵活。
    价格,价格比不过,效率,效率比不过。
    竞争力太过缺乏,实在让人揪心。
    再这么放任它们发展下去,怕动摇到国家性质。
    龚皓听明白了,有些迟疑地道:“这个集贸市场……是不是跟我们的商贸会差不多?”
    “嗯,有些类似,只是政策会往国企倾斜。”
    陆怀安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新安集团名下的产品,大部分还窝在南坪,很少往北边铺开。
    现在趁着新安冰箱的名气,如果能顺带着把新安制鞋厂也带起来,那岂不是双赢?
    “行,我明白了。”龚皓迅速记录下来,又问陆怀安他能搞得到摊位不。
    “应该可以。”
    7017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