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错,就是《雪中悍刀行》。” 魏阳把一个鸡翅用两根铁签插好,点了点头。 企鹅坐拥某点,拥有大部分的优质男频IP,但不代表魏阳就只能拍女频。 先不说他本身攒了一部分版权,市场也流通一些,就算企鹅把某点垄断了,也有别的网文网站。 《雪中悍刀行》就是一部非某点连载,但影响力比诸多某点爆款网文有过之而无不及的IP。 而这个IP也被开了“天眼”的魏老板,在其还在连载时就拿下了。 去年,这部网文正式完结,影响力也在不断发酵,虽然还没到鼎盛期,但也可以开发了。 毕竟这个体量的网文,一部是拍不完的,电视剧带动,再反馈电视剧,才是一个成熟的联动。 这点当初《庆余年》其实做的就不太好。 一方面电视剧热播时短视频时代没来,缺少了最给力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就是《庆余年》本身的“名场面”太少,内容偏故事性,不太适合碎片化宣传。 胡戈没看过书,乃至都没听说过,看向李家航:“书怎么样?” “挺火的,也挺好看。” 李家航大概说了一下《雪中悍刀行》的故事情节,最后没忍住看向魏老板,多了句嘴。 “其实这部剧也有网上选角,男主徐凤年呼声最高的就是老魏。”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那就是徐凤年的好兄弟温华呼声最高的是李家航。 乃至有书粉将两人和书中的人物进行比对,有不少相似之处,怀疑作者写俩人时拿魏、李做了参考。 李家航算《雪中悍刀行》半個书粉,所以也想过将来影视化,魏阳演徐凤年,他演温华,可谓绝配。 现在魏阳有意让胡戈来演这部剧,他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不赞成的。 胡戈闻言也望向魏阳:“大家都选你,你怎么不演?” 当着自己人,魏阳有什么说什么:“我其实不太感冒徐凤年这个人物。” 魏阳拍戏,哪怕是早期没什么选择的时候,也会尽量挑一个自己看的顺眼的角色。 到了如今,拍戏对于他来说,功利想法的占比越来越少。 他挑的角色和戏,必须是他喜欢或者说认可的,没感觉乃至不喜欢的,那肯定不会折磨自己。 《雪中悍刀行》这本书魏阳并不讨厌,乃至还很喜欢一些相关名场面。 但对书里的一些情节和主角选择就不置可否了。 怎么说呢,带一种矫情的憋屈! 魏阳不是不认可悲剧,《敕勒川》高欢最后就是英雄暮年,乃至是栽在了一座小城上面,似乎好像更憋屈。 但这是真实历史,魏阳不服也没办法,可《雪中悍刀行》是一本。 这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前者是历史的荒谬和不甘,后者让人感觉是强行剧情杀。 当然,魏阳知道这是创作安排,人家作者就是这么构思的,但不妨碍他作为一个读者和演员,不喜欢这种剧情和人物。 不喜欢是一个原因,体量大是另一个原因。 《雪中悍刀行》450万字,篇幅太长,三部曲都不一定能拍完,魏阳已经有了《唐人街探案》系列,不想再绑一个长期项目。 此外,这部戏打戏颇多,也是不擅此道的魏老板一大抗拒原因。 对于魏老板来说,这些理由已经足够他拒演《雪中悍刀行》了。 至于书粉呼声高? 不是魏老板自夸,《来自星星的你》《杉杉来了》《东宫》《庆余年》《琅琊榜》几部剧后,魏阳外号【行走的网文男主】。 无论男频女频,都市言情还是历史玄幻,魏老板悉数匹配或许有些过,但50%以上的网文男主选角,第一人选多半是他,最次也是热门之一。 魏阳要是全部接了,再重生两辈子都拍不完……… 但不管怎么说,《雪中悍刀行》是一部不错的IP,该拍还是要拍的。 抛开魏阳,徐凤年这个角色呼声最高的就是胡戈和陈昆。 陈昆呼声更高,但魏阳和他没啥交情,而且其年纪较大,已经不适合出演这个角色了。 其实胡戈也有些大了,但相对还好,说句难听的,想找一个和书里徐凤年同龄的演员太难了。 男演员的气质、演技、阅历,都是需要时间打磨的,年轻的男演员大概率撑不起来角色。 上辈子张若云接这个角色的时候,也有30多岁了,胡戈眼下35岁,还不算老。 后面胡戈岁数虽然上来,但随着剧情变化,徐凤年更为成熟沧桑,也说的过去。 至于张若云嘛,魏阳是认为他上辈子这个角色演的并不成功,比范闲差远了,选他还不如选陈尧。 不过陈尧是死丫头的人,魏老板不可能资敌。 倒是胡戈,关系一直亲近,刘施施也有唐人的股份,向来算是自己人。 而且魏阳抢了胡戈最知名的代表作《琅琊榜》,也该还其一个好资源。 “我回去看看书,考虑考虑。” 胡戈没有直接答应,不是不信任魏老板,而是想确定这个角色合不合适自己,贸然答应才是坑人坑己。 烤串穿好,吴景和胡戈去岸边看渔获,刚才沉默的李家航没忍住。 “我觉得胡戈不适合徐凤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