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950年5月1日清晨,陈樾蹲在车间角落里,盯着面前那台趴窝的"山猫"运兵车原型车发愁。柴油发动机发出几声干咳般的响声后彻底没了动静,修车的小王满脸油污地从车底钻出来:"陈总工,又没油了..." "这是这个月第三回了。"陈樾擦了擦额头的汗,转头问赵厂长:"咱们的油料配额又削减了?" 赵厂长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份文件:"部里刚下的通知,全国油料实行配给制。咱们厂这点配额,连实验室设备都喂不饱,更别说试车了。" 陈樾盯着文件上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全国石油储备仅够维持三个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车身上敲打着,突然问道:"老赵,咱们能不能从毛熊那里买油?" "买?拿什么买?"赵厂长苦笑,"咱们那点外汇储备,连买设备都不够..." 正说着,厂部通讯员急匆匆跑来:"报告!外贸部的同志到了!" 陈樾眼睛一亮,拽着赵厂长就往会议室跑:"快!机会来了!" 会议室里,十位风尘仆仆的外贸专家正在喝水休息。为首的李处长看到陈樾进来,笑着站起身:"久闻陈总工大名,这次..." "李处长,毛熊现在最缺什么?"陈樾直接打断他,单刀直入地问道。 李处长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回答:"粮食...轻工业品...怎么了?" 陈樾的眼睛越来越亮,又转向另一位专家:"东南亚呢?他们需要什么?" "农具...日用品..."那位专家迟疑地回答,"但这些问题..." 陈樾已经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写起来:"我们有技术,有劳动力。毛熊要粮食和日用品,东南亚要农具——我们可以生产!"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突然,李处长拍案而起:"妙啊!三角贸易!" 当天晚上,陈樾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他面前摊开着三张地图——毛熊、东南亚和兔子的资源分布图。系统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数据: 【毛熊石油储备:充足】 【东南亚橡胶产量:年30万吨】 【兔子轻工业产能:闲置60%...】 "老赵,你看这个。"陈樾突然拿出一张草图,"一次性打火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毛熊肯定需要。" 赵厂长凑过来看:"这玩意儿...能行?" "不仅能行,还能大赚特赚!"陈樾兴奋地说,"还有塑料制品、玩具...东南亚那边需要农具,我们可以改良传统农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