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950年7月的一个雨夜,陈樾正在办公室研究新型步枪图纸,突然听见窗外传来"咔嚓"一声轻响。他条件反射般吹灭油灯,从抽屉里摸出一把手枪。 "陈总工,是我。"警卫班长王铁柱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逮着个翻墙的。" 陈樾打开门,只见两个战士押着个浑身湿透的中年男子。那人穿着普通工装,但手腕上的瑞士手表在煤油灯下闪闪发亮。 "第几个了?"陈樾皱眉问道。 "这个月第七个。"王铁柱擦了擦脸上的雨水,"都是冲着新式武器来的。" 陈樾走到窗前,望着雨幕中灯火通明的工业园区。三个月前还只有兵工厂孤零零地矗立在这里,现在周围已经扩建出二十多个分厂,像迷宫一样将核心厂区层层包围。 "通知保卫科,明天开始实行新的通行证制度。"陈樾转身说道,"每个分厂用不同颜色的证件,总厂的证件要每天更换暗记。" 第二天一早,工业园区的布告栏前挤满了工人。新出台的《园区安全管理条例》足足有二十多条,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非本厂职工严禁跨区活动"。 "老李,你这钳工证是红色的啊?"一个工人好奇地问道。 "那可不,我们五金加工厂都是红证。"老李得意地晃了晃证件,"听说总厂是紫金色的,还有防伪水印呢!" 与此同时,在园区最外围的纺织厂里,一个叫"张师傅"的新来技工正在和工友们闲聊。 "咱们厂这么大,总厂在哪儿啊?"张师傅状似随意地问道。 "谁知道呢!"年轻女工小刘一边接线头一边说,"我表哥在机械分厂干了三个月,连总厂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张师傅眼中闪过一丝焦躁,但很快又堆起笑容:"那总得有人去总厂送材料吧?" "各分厂之间有专用通道,都是当兵的押运。"老工人头也不抬地说,"小伙子,少打听这些,小心保卫科请你去喝茶。" 这样的对话,在园区各个分厂里不断上演。来自不同势力的间谍们很快发现,这个看似开放的工业园区,实际上是个精心设计的迷宫。每个分厂都像独立的小王国,工人们只熟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7月15日深夜,一队黑衣人悄悄摸到了工业园区西侧。为首的男子掏出怀表看了看,低声对同伙说:"根据情报,兵工厂的核心实验室就在这个方向。" "老大,这地图不对啊。"一个瘦子疑惑地说,"图上标的是仓库,怎么变成机械厂了?" 黑衣人首领咒骂一声。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扑空了,每次按图索骥找到的地点都和情报不符。 "不管了,去破坏变电站!"首领恶狠狠地说,"没了电,看他们怎么生产!" 这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隐藏在树上的哨兵看得一清二楚。当黑衣人摸到变电站外五十米时,四周突然亮如白昼。 "不许动!"数十支50A突击步枪同时上膛的声音在黑夜中格外清脆。 "撤!"黑衣首领刚喊出口,一串子弹就打在他脚前。 "再动一下,下一枪就打脑袋!"王铁柱举着喇叭喊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