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原来,毛熊要求夏方提供一种特殊的高强度钢管技术,用于西伯利亚冻土带的管道建设。 "这个..."工业部的同志面露难色,"我们的钢铁技术还达不到要求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陈樾。他沉思片刻,突然问道:"毛熊人给的参数要求是多少?" 外交官递过一份文件。陈樾快速浏览着那些专业参数,眼睛越来越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做到!" "真的?"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 陈樾肯定地点头:"我在鹰酱...呃,我是说,我在资料上看到过类似的技术。给我两个月时间,一定能研制出来。" 回到奉天后,陈樾立即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研发团队。他们日夜不停地试验各种合金配方,测试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效果。科技系统中的相关资料被反复调取研究,每一炉钢水都倾注了所有人的心血。 三月初的一天深夜,钢铁厂的试验车间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陈樾举着一根银光闪闪的钢管,激动地宣布:"抗拉强度达到每平方毫米65公斤!完全符合毛熊人的要求!" 这根看似普通的钢管,能够在零下50度的极寒环境中保持韧性,承受巨大的内部压力。工人们轮流抚摸着这根"宝贝",脸上写满了自豪。 "立即小批量生产,送毛熊检验!"陈樾下令道。 就在钢管样品空运莫斯科的同一天,南方传来捷报:东南亚各国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第一批用橡胶支付的货款已经到账。 四九城的领导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王部长特意给陈樾打来电话:"老陈啊,你这次可立了大功了!不过..." "不过什么?"陈樾心里一紧。 "毛熊人又提出了新要求,他们想要你的'翼龙'无人机技术..." 陈樾握紧了话筒。他知道,一场新的博弈又要开始了。但这一次,他胸有成竹——因为在他脑海中,科技系统里还藏着无数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一展现... 窗外,春雪消融,奉天城外的田野里,新一年的播种已经开始了。而在遥远的北方边境,第一批勘测队员正顶着寒风,为夏毛输油管道标定路线。这条钢铁巨龙一旦建成,将彻底改变这个新生国家的能源格局。 陈樾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工厂林立的烟囱。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至少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家,正在一代人的奋斗中,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而他,很荣幸能够成为这一伟大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