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规模投资-《债王到资本王者》


    第(2/3)页

    在约翰逊的要求下,也就第二天下午,深度投资公司与约翰逊家族的谈判正式开始。

    约翰逊家族已经明确,将转让一家晶圆制造公司和一家芯片制造公司,并尽快完成转移。

    约翰逊家族看不到这两家公司盈利前景,规模也不大。

    重要的是,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

    这也是约翰逊家族愿意出手的原因。

    沈度愿意接手,约等于为约翰逊家族解决负担,岂不感恩载德嘛。

    这是双赢的局面。

    约翰逊家族着眼于眼前利益,而且是火烧眉毛,尽快解决与华商财团之间有关英伦投资控股的股权问题。

    沈度看重的是长远利益。

    站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判断的结果自然不同。

    后续谈判还在进行中,沈度希望尽量多的榨出点油水。

    如果协商成功,则亨通地产财团将不会继续收购英伦投资控股,也不再持有这家公司股份,约翰逊家族的企业保住了。

    至于英伦投资控股持有英伦公用、英伦通讯的股份,以及雪度投资公司和英伦置业所持有英伦投资控股的股份,则实施等额换股或者差额互换。

    双方置换之后,双方不会有任何股权关系。

    约翰逊家族有求于沈度,相信用不了多久,双方就能达成最终协议。

    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只剩下约翰逊家与华商财团之间的事情。

    华商财团持有英伦投资控股的份额,无限接近于约翰逊家族所持股份,如果不是汇银控股压制,大概这家公司早就没有了。

    现在看到了希望,因为雪度投资公司持有百分之二股份,一旦互换所持股份,约翰逊家族所持股份多了百分之二,约等于救了他们一命。如果再把英伦置业公司所持英伦投资控股部分股权置换到约翰逊家族手里,这家公司算是保住了。

    英佬算计的很精明,讨好沈度一方,足以将华商财团挡在门外。

    经过此次收购风波,估计最晚明年约翰逊家族肯定要启动英伦投资控股转移海外的步伐。

    南港这里太危险。

    无论是华商财团还是亨通地产财团,从其攻势凌厉可以看出,都有能力一次性拿下整个英伦系。

    约翰逊家族不得不感叹,南港华商今非昔比。

    侥幸化解此次风险,那么,下一次还那么幸运吗?

    丢了三家公司令人肉疼,好在约翰逊家族最看重的英伦投资控股还在手里,赶紧跑路吧。

    北方制造集团正在疯狂铺摊子,港北工地如火如荼。

    这个时期建设效率非常高,前提是资金充沛。

    前期动工的厂房已经有部分竣工,新建项目又迅速上马,光是沈度自己的项目几乎占据了港北一大半新开企业数量。

    沈度已经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人,引起许多重量级人物关注。

    在港北那边铺的摊子很大,在这个时期非常罕见,足见资金实力雄厚。

    尤其是所上项目,几乎都是国内的短板,有心人自然感兴趣。

    工程建设只是硬件,大批设备源源不断地到港,一旦厂房完工,紧接着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深度投资公司在软硬件上一起下手,一批批轮训人员被送了出去,一切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中。

    终端产品已经有了手机、台式计算机制造企业,都是即将破产的日企。

    南港总部派去的第一批培训人员即将结束培训,预定的生产线已经到港。

    与其同步的还有配件采购、招标。

    从时间线上看,似乎很匆忙,其实只是节奏快,一切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

    其实,英伦通讯本就是一家电子配件企业,只是需要时间整合而已。

    南港人工成本过高,沈度不可能在这边展开大规模生产,或许会保留部分产品生产,但绝对数量不多。

    如何分拆整合,那是乔依娜的事情。

    除了这几样终端产品,与约翰逊家族谈判结束,也将高端技术将占有一席之地。

    大概率讲,这几件事情会很快落实下来,在港北的工业规模又要扩大。

    北方制造集团、东方数码集团以及昆仑集团三家企业总部设在南港,其他研究项目包括硬件和软件也设在南港,海外也会设有研究分中心。

    这只是刚开始,沈度相信自己将来不会落在对手的后面,他有着别人没有的资金优势。

    手里有钱,才能招揽大量人才,才能收购现成的企业和专利。

    更重要的一点,任何投入与研究项目都不会走弯路。

    尽管沈度不是电子类专家,他却知道那个方向才是正确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