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康如海早已过了花甲之年,但精神还算䦆烁。 他是两朝元老,先帝时期,便分外看重他,加之他辅佐当今皇帝上位有功,也深受当今皇帝的敬重。 听完福叔说的话,康如海有些诧异,“这么快就作好了?” 据他所知,诗会也才开始一会儿。 “只有那位温公子先作好了。”福叔回道。 不管诗作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将诗作好,已然让人吃惊。 要知道,他出的题,并不简单。 康如海如此想着,低头看起了诗。 看完后,他的脸上难掩吃惊之色,连忙问道:“这诗果真是你说的那什么温公子所作?” 福叔见他这么吃惊,以为这诗有什么不妥,谨慎回道:“这诗是温公子交上来的,应是他所作。” 闻言,康如海又将诗作看了一遍。 “康尚书,诗是有什么问题么?” 这时,坐在主位上的青年,开口询问道。 而坐在他下首的青年,则一脸的若有所思。 前者是当今天子,后者正是傅峥。 两人出宫后,便直接来了康家别院。 听说康如海也在别院,二人便先来了康如海的书房。 康如海见皇上问起,忙将手里的诗笺呈了上去,“请皇上过目。” 皇帝接过诗笺,低头看了起来。 看完后,他的面色变得有些凝重,沉声问道:“作这首诗的是何人?” 康如海闻言,忙叫福叔去将人请进来。 傅峥见二人面色都不对,不禁开口问道:“这诗可是作得有问题?” 皇帝没说话,而是将诗笺递给了他。 傅峥接过。 当看到上面的字迹时,他眉头微挑。 方才听到那福叔对康如海说,这诗是叫温公子的人所作的时,他心里便隐隐有感,这叫温公子的人应是家中那位小表弟。 这会儿看到了字迹,他心里的猜想,完全被证实了。 他看过表弟写的策论,这纸笺上的字迹,却是表弟所写无疑了。 看完诗笺后,傅峥眉头微拧。 生怕皇上降罪于温言,他开口道:“这诗说的是前朝时候的事情了,皇上莫要放在心上。” 皇帝薄唇抿紧,没有说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