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否则的话,周鼎不会模仿的这么自然,叫的这么亲切。 宋朝的皇族,称呼上并没有太多的讲究,与平常的百姓差不多,孩子称呼父母,同样叫爹,娘,可以叫阿爹,阿娘。唯独不能叫老爹,老娘。 一个老者走在大街上,会遇到很多人叫他老爹,一个老太太走在大街上,会有很多人叫他老娘。 父母称呼儿因为宋朝的‘老爹、老娘’,就像现代人喊;‘叔叔、阿姨’一样,乃是很公众的称谓。 父母称呼儿女,则称大郎,二郎,三郎,大姐、二姐、三姐,或者大哥儿,二哥儿,三哥儿…… 荣王见周鼎气色不错,满面笑容的道:“好好!大郎感觉如何?” “我饿了!” 装出赵禥的样子并不难,赵禥的记忆告诉周鼎,赵禥跟谁说话都不懂的礼貌客气,就算面对皇帝赵构也是一样。 赵禥确实有这样的资本,他是赵昀唯一的继承人,赵昀都不计较,其他人谁敢计较? 荣王早已习惯赵禥这样说话,并不在意,反而激动的道:“饿了好,饿了好!”随即大手一挥,对门外伺候的下人道:“快给大郎拿吃的去!” 不多时,下人提着食盒回来交给了袭人,袭人从食盒里拿出各色小菜,一一摆在周鼎的身边。 盘盘碗碗的还多分,周鼎还以为有多少吃的东西呢,没有想到,主食仅仅是一碗粥。 周鼎不由的腹诽:喝碗粥而已,要不要这么麻烦! 仔细的瞧了瞧这碗粥,周鼎方才发现:这并不是一般的八宝粥,碗里仅是肉眼能够分辨的材料,就有二十几种。 袭人端着碗来到周鼎身边,想要用小勺喂食周鼎。 以前的赵禥都是这么吃,但周鼎却不想被人喂食。 除了会感到非常别扭,更重要的原因,是体内的病毒已清,日后肯定会越来越健康。为了不令别人看出破绽,周鼎不能像以前哪样细嚼慢咽,首先,他要变的能吃。 于是乎,周鼎直接从袭人的手里接过粥碗,咕咚咕咚几下,把一碗粥全部倒进肚子里。 一旁的袭人生怕周鼎噎到,满脸担心的劝道:“王爷慢点,慢点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