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继而用惊讶和敬佩的目光看向林凡和宋运辉。 厂领导非常高兴,对着陈大校夸赞道:“老陈,你带来的这个小林同志,果然名不虚传啊!还有小宋,观察力也很敏锐!好!都是好苗子!” 陈大校与有荣焉,哈哈大笑。 冯总工则尴尬无比,脸色难看地站在一边,之前撂下的狠话仿佛成了对自己的讽刺。 厂领导对冯总工说:“老冯啊,要敢于听取年轻人的意见嘛!技术是要进步的,不能总抱着老黄历!” 虽然领导没有深究,但冯总工的权威无疑受到了打击。 经过这次事件,林凡和宋运辉在项目组的话语权明显提升。许多年轻技术员更愿意和他们交流。 陈大校趁热打铁,私下找到厂领导,极力为林凡和宋运辉争取机会:“领导,你看这两个小子,是真有想法,也有能力。老是压着不让试,也不是回事。正好这次停机处理故障,提供了个窗口期,不如就给他们一个极其有限的机会,让他们试试那个参数优化?小范围,短时间,严格控制风险,就算不成,也损失不大。万一成了,对厂里可是大好事!” 厂领导考虑到刚才林凡宋运辉立功的表现,又碍于陈大校的面子,最终松口同意:“好吧,就给他们十二个小时的窗口期!只能在三号扇形段小范围试验!你老陈给我盯着点,绝对不能出乱子!” 机会,终于争取到了! 但只有十二个小时!成功率未知,压力巨大! 林凡和宋运辉接到这个来之不易的通知,既兴奋又紧张。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技术攻坚,即将开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