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 节 说服与说服(1)-《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第(2/3)页

    “这样啊?那好吧,不过,亨利先生要和我谈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凭您的能力,只要他地话题不离开这份工作的范畴,您都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吧?”

    赵家东骄傲的昂起头来:“这是我唯一值得自豪的。*****”和亨利先生见面是定在了《洛杉矶时报》办公大楼的楼下的一间星巴克咖啡厅中。

    亨利看到客人已经先一步到达,心中还比较满意。说起来,他的观念和上一次接到梅森电话时没有任何的改变。倒不是认为中国不可能有什么新闻方面的人才,只不过,这些人才已经被中国那种新闻管制制度弄得僵化了,让这样的人进入美国的新闻工作中来,一定会出笑话!这只是个人能力,还不包括这个人如果真的想到美国来从事新闻工作,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绝对不是繁琐就可以形容的!别的不提,就是劳工部和移民局那边就可以把人逼疯!

    看在梅森的面子上,还算应酬一下吧。亨利这一次到来,其实只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见面之后和梅森,赵晟,赵家东分别握了握手:“对不起,我来晚了。”

    “没什么,我们也是刚刚进来。喝点什么?”

    “嗯,黑咖啡就好。”说着话,亨利在赵家东对面坐了下来,解开了身上的衣扣。其实,在刚刚一见面的时候,他就认出他来了:这不是中国新闻代表团中的那个人吗?啊,就是他啊!

    梅森笑眯眯的和亨利闲聊了几句,问问家人的情况,算是先缓和了一下气氛。****亨利和他搭讪了几句,很快的,把话题就转到了赵家东身上:“赵先生,我们见过的,是吗?”

    “是的。这一次我是借参加新闻代表团的机会到贵国来地。嗯,在上一次的座谈会上,我们见过。”

    “啊。我记得是这样的。怎么,只有您一个人吗,今天?”说完话,他自失的一笑:“我的意思是说,这一次只有您准备……”

    赵家东还有点不太明白。赵晟接过了话题:“是地,我认为,赵先生在这一次来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中。算是学识和人品最好的一位。我认为,这样地人如果真的能够加入到贵报中文版的编辑行列之中的话,对于你们彼此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主要是对你们。”

    亨利知道赵晟,也算认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个相当锋利的家伙,闻言苦笑着点点头:“赵先生,我得承认,您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推荐人。但是我想,只有一个推荐人。是绝对不能成为您加入到《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编辑部的理由。所以,我下面的话请您不要介意。”

    赵家东听得半懂不明白,不过对方最后说的:“请您不要介意”他却清楚了:“您放心吧,我不会介意地。\”“那好吧,如果说波贝克先生对您的推荐是硬件条件的话,我得说。我还算满意,但是软件呢?您认为,您加入进来可以为我们的中文版报纸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吗?赵先生,我有必要提醒您,作为一个和您有着相同工作年龄的新闻从业人员,我真地不认为贵国的某些奖项是可以值得我们认可的。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赵晟狠狠地瞪了亨利一眼,***。狗眼看人低的玩意儿!你认为只有普利策奖是最高荣誉吗?你***得过吗?心里咒骂着,嘴上把他地话翻译了出来。

    赵家东一边听一边点头,等赵晟说完了,他点点头:“我明白了。先我要更正一条,我不认为范长江奖和邹韬奋奖是值得一个人永远提在嘴边的荣誉。不要说是这两个奖项,就是美国人,对不起,我修正一下。是美国的新闻记者。就例如露易丝口中不停念叨的普利策奖也未必是值得一生之中永远挂在嘴边的荣誉!我不认为您口中的硬件,软件。是一个人生存的准则。我也不认为成为贵报的一员就是多么了不起地成就。正相反,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身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认为,报道真实才是最最重要地。虽然说,新闻是一种选择,但是,真实的报道才是我们最最需要地亨利听赵晟说完,不为人察觉的点点头:“您刚才说,新闻是一种选择,是这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