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和敌人不谈光明正大-《食王传》


    第(2/3)页

    由于他们定的是第二天一早便要动身,想在天黑前翻越栖霞岭,如果这时候还没准备,恐怕来不及,因此事不宜迟,王况带了黄大拎了人头去敲徐国绪和李业嗣的门。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当然要隐瞒下了自己曾经阴了邓森和骆武的事。徐国绪听了怒不可遏:“岂有此理,目无国法,聚啸山林,残杀商贾,竟然还敢跑建安去掳人,现在又要使这阴谋。反了天了,反了天了。”一边支了随从去把岑余子叫醒,一边问李业嗣:“李校尉可有何良策?”他们这一行人只有二三十的兵士,就是加上县衙里的衙役,也不过多加二十来人而已,对方有百来号人,就是赶到建安的驻府军(县级不设守军,仅州有驻军)那求援兵来回最快也要一天时间。

    岑余子匆匆赶来,听说了之后也是冷汗淋淋,这要是发现的晚了,天使一行人才出唐兴就出了事,他肯定也脱不了干系:“某常听闻有商人进栖霞岭后有失踪的,也曾多次派了衙役去查看,均未发现贼人踪迹,却原来他们隐得如此隐匿。”

    李业嗣低头沉思半晌,又细细的问了黄大山上的情形,也皱起了眉来。

    王况突然想起一件事,就问黄大:“山上可有弓弩?”

    “未曾见过,而且栖霞岭上山险林密,道路蜿蜒曲折,鲜有开阔地,弓弩也不好用。”黄大想了想,回答到。

    “如此,则某有办法了。”既然对方没有远程攻击武器,那么王况就不怕他们。

    “啊?二郎有何好办法?快快说来。”徐国绪先听到众人分析,已经是六神无主,甚至心里决定,实在没法,就不走了,等请来援兵剿了贼人后再走。

    李业嗣根本不相信王况能有办法,自己在军中历练几年,读的兵书也比他喝过的水都多,更不用说还有阿公从小的教导。自己都想不出什么完全之策来,他一个小小商贾能有什么办法?

    王况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徐国绪听了拍案叫好,李业嗣则是两眼发亮,不过还是嘟囔了一句:“此法不见得光明正大。”

    “李校尉错了,如今不是光明正大的问题,而是我们和贼人间你死我活的问题。若是他们不索命倒也罢了,可现下情形想必您也知道的,他们平属不与官军做对,可这次恐怕是要一个人不留了。”确实,如果他们只杀王况一人,那么必定会被朝廷得知他们的存在,只有一个活口不留,他们才有充裕的时间逃往他处。

    被王况堵了一句,李业嗣也没话可说,各人都按王况说的准备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