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六章 璃-《食王传》


    第(2/3)页

    若真如此,那么,冬天对长孙皇后来说,就不会那么难熬,无色玻璃,可做的事情很多,装个玻璃窗,让长孙皇后在屋里晒太阳,不要受冷风吹着;建个温室,冬天也就能种绿色蔬菜。王况越想,心里就越是按捺不住的痒痒了起来:最好是多搞点无色玻璃,运回建安,以后冬天就不用总吃菘菜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搞清楚,现时能不能烧造出平板玻璃来,不要求很平,只要是平的就可,即便是烧成瓦片状也是很好用的,这又不是什么精密配合的东西,只要能透光,其他都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玻璃的粘合,糯米饭捣烂了加猪或牛或羊肝和鸡蛋清搅拌在一起就是非常好的粘合剂,王况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摔破了一个大碗,大表哥就是这么粘的,再在外面箍个铜箍,那个碗还用了好多年的时间。

    看来穿越文里说的也不一定准,不过王况却是忘了,他自己是走马观花看得很快,基本上所有穿越文里说的玻璃制造工艺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良成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并不是说把玻璃工艺带了过去,这二者可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能不能烧平的或者是瓦片状的?某有大用。”王况有点忘形,也一把揪着徐国绪的袍领,和程处默一左一右的,倒是很对称。就是苦了徐国绪,被两人拉扯着,袍子都快散了。急得他大叫:“放手,都放手。”俩人听了后互看了一眼,哈哈大笑,就都放了徐国绪,只有尉迟保琳再一个劲的叫:“莫放莫放。”活脱脱的就是惟恐天下不乱,正是他那逆反心理起怪了。徐国绪得了解放,夹起几块卤肉,一把全塞到尉迟保琳嘴里:“吃你的吧,莫来添乱。”

    “二郎你先说说,你要这璃做何用途?”闹了一会,徐国绪就不再折腾尉迟保琳了,还是王况问的事情要紧,从王况紧张的神情来看,他要这平的或瓦片状的璃肯定是有大用途。王况紧张的,他自然就紧张,谁让他现在几乎是和王况栓在了一根绳上呢,即便不是栓一根绳上,可旁人眼里他徐国绪的荣辱却是和王况紧密相关的,王况荣,则他徐国绪在内府监的位置上就能坐得稳当当的,王况要是跌了,他也得玩完,还要回去继续做他的小黄门去。

    左右也没什么不相干的人,程处默他们几个都是勋贵子弟,对长孙皇后的病情也是一清二楚,没什么好隐瞒的,王况就示意他们把家丁都遣远了,林荃淼一见,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还是不听为好,就拉了孙嘉英跑去找王冼去了。

    “某不要那种绿色的璃,只要无色的。只要有足够的无色璃片或璃瓦,今冬长孙皇后的病情就能稳定,不会再和去年般受大罪。”

    “二郎你说的可是真的?”徐国绪怎么也想不到这璃片竟然也能和皇后的病情联系到一块来,这可是大事,开不得玩笑,若是王况没有把握,他还是要劝止住的,当今皇帝虽然不是那种苛严的主,但欺君之罪放到哪个朝代都不是小罪。

    “自然是真,只不过况只能帮助稳定病情,症疗还需要太医,况不是郎中,没有那回春妙手,但可以保证的是,如果有了足够多你说的那种无色的璃,长孙皇后今年冬天肯定不会再咳得厉害。”

    “既然如此,某回去后就秉明皇上,让内府全力督造你要的璃瓦便是,璃罐都能做成,瓦就更简单了,且你要的又是下品无色的,也比较容易得。”徐国绪当下就定了下来:“若只要璃瓦的话,一个月大致也能烧得几百片,这些可够?”

    听说一个月能有几百片,王况大喜,他可是知道,即便是在明清,玻璃的废品率也是非常高的,比起陶瓷要高出好多倍。他看了看程处默,想起自己曾经要求林家和当朝几个国公搭上线的事情来,心里一动,就问徐国绪:“不知当朝可否允许民间烧造?”这个是一定要打听清楚的,就和瓷器有官窑一般,玻璃既然有分皇室专用,还按色分品级的话,那么肯定是属于管制类的,如果自己冒冒失失提出心里想的,犯了忌,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