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玉蚕-《食王传》


    第(2/3)页

    有时候,王况甚至想恶搞一下,把建林酒楼里的一些菜,比如说烫菠菜给改成金大侠书中的“红嘴绿鹦哥”等等之类的名字,不过去是在程处默和尉迟保琳的极力反对下而只能作罢,小魔王的理由很简单,你这一改,别人第一次可能是觉得新鲜会点,等到菜上桌了,那就会觉得被骗了,不就一道菠菜么,取个这名,不是骗人又是什么?

    当然王况并不担心白蚁会被人认了出来,如今的建林酒楼,虽然还是处在东南角的普通坊区里,但现在来的几乎都是大富贵之人,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的,哪里认得一向行踪很隐蔽的白蚁来,就是有那么几个人偶尔见过,可掐去了头,再经油一炸,谁认得?至于说蚁卵,这些人哪里会吃饱了撑的去掏白蚁窝?

    白蚁卖的红红火火,程处默尝到了点甜头,就琢磨着能不能把蚁后也给整出来卖,只要放出风去,这是玉蚕王,有奇效,那绝对可以一只卖上一贯还要开抢的。可惜一窝的白蚁也只得这么一只,如果把这只给掏了,这一窝白蚁也就完了,因此有段时间是闷闷不乐的,最后还是王况让他去找会养蜂的人来想办法,有了这点希望,他才又开始和尉迟保琳一起满程家里和尉迟家里寻会养蜂的人了。

    王况只知道后世养蜂人会人工培养蜂王,目的是为了提取蜂王浆,而且大致的道理他也了解一点,无非就是放几个人工王座进去,再将小蜂蛹放进人工王座里诱引工蜂给王座里灌王浆而已。这白蚁和蜜蜂都是属于一个目的社会性昆虫,除了食物不同,生活习性上和家庭构成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么应该也有可能人工培养出蚁后来的。人找来之后,王况只跟他们说了说思路,就让他们自己去琢磨着试去了,王况的心思不放在这上面,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打小闹,还要防这防那的,累。

    本来养蜂人来的时候,王况还想着能不能也搞蜂王浆,话临出嘴这才想起来,蜂王浆的盛行还是在和谐朝的六七十年代之后,不知道是谁先提出来的说什么蜂王浆大补,结果就慢慢的全国开始风靡起来,但是,王况还知道,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迷信蜂王浆和燕窝,西方国家对这两样东西是根本也不拿正眼瞧一瞧,这两样东西说白了,那就是炒起来的,营养和药效肯定是有一些的,真实的效用远没传说的那么好,所以王况也就不想费这力气去搞,而且,蜂王浆你再怎么搞,产量也是有限的,来钱并没那么快,这个时候可没人会认为蜂王浆是好东西。而且,就连蚁后,王况也没真认为能搞出多少钱来,即便这蚁后有效果,那也不是你吃一只两只就能显出来的,哪里搞那么多蚁后?

    倒是李老2,也不知怎么的就知道了有一种所谓的玉蚕王,有奇效,自己不好意思开口明说,就使了小六子来暗示王况给他搞点。不用说,估计这又是程处默这个大嘴巴,到老魔王那里去显摆去了,结果呢,老魔王向来是有好事也不忘拉了李老2分享的,自然就被李老2知道了,这么一来,王况不想搞也是不成了,但事情既然是小魔王惹出来的,王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让他全权负责去了。小魔王本来就关心这事,这下正中下怀,连威胁带利诱的,吓得几个新被拉来专门研究如何繁殖蚁后的家人是个个战战兢兢的,连吃饭都在考虑着该怎么整,可这时候已经过了白蚁**的季节,哪里搞得出来?只能等来年了,好在李老2也是知道天下万物都有个繁殖周期,也没怎么逼,不然程处默这会估计该被找了其他光明正大的由头受了多次的处罚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炸玉蚕和玉卵蒸蛋这两道菜一出,一下就把建林酒楼给推到了长安饮食界的头把交椅,其他酒楼食肆也是没个脾气,有能耐自己也搞出这么两道来啊?至于说偷师,倒是根本不用,建林酒楼已经放出话来了,但凡只要交够了学费,交到小公爷满意了,建林酒楼的所有菜式都可以传授,当然不包括炸玉蚕和玉蚕蒸蛋,这两道菜其实也不用学,人家都是当着客人的面烹制的,很简单的手法,一看就会,关键是食材的获得,那实在是太难,人家建林酒楼一天也不过就那么点,哪里有多余的供应给你?

    有人要问了,怎么王况就不担心人家偷了几颗卵去孵化?这个王况根本不用考虑,蚁卵的孵化是有着严格条件的,其中温度,湿度等就很严格,人工想要孵化简直是难以登天,直接埋土里?肯定是不行的,没见动物世界里介绍到白蚁的时候说的么,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工蚁们就要匆匆忙忙的将蚁卵给挪个地方,不然就死了,没那么容易的,所以王况当听到伙计说有不少客人在他们展示玉卵的时候,偷偷摸摸的藏了几粒,也只是付之一笑罢了,有时候甚至想着,万一哪天缺钱了,就搞个蚁卵拍卖?不要多,一粒一吊,那钱也是哗哗的来,不过这是一次性的生意,做完一波,以后再做其他的,估计就要被人怀疑是不是骗人了,所以也只是想想下,YY下而已。

    当然了,这段时间建林酒楼也曾经推出过两天的番茄炒鸡蛋和番茄鸡蛋汤,是王况为了试探下销路推出来的,自己种的番茄产量也不多,所以只试了两天,当然反响也是很热烈的,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有一点酸酸的味道。但因为玉蚕和玉卵的轰动实在太大,番茄相比之下就不可能那么引起别人的注意。

    经过两天的试推出,王况确认了明年要大量的种植番茄,实在懒得再取名字,他是直接用上了番茄这个名,程处默很是不解:“这灯笼果分明就是蜀地所产,若说其树与茄相似,叫茄倒也不为过,可为何要叫番茄?又不是番外传来的。叫蜀茄不是更恰当?”王况一句话就堵了过去:“某就喜欢叫它番茄,你待怎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