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嫌疑人-《食王传》


    第(3/3)页

    程处默和尉迟保琳本来是参加完王况的婚礼后就要回的,发生了这么一档子事,他们也就都留了下来,陪着王况过年,李老二原本就没规定说让徐国绪什么时候回去,他当然更愿意在建安过年,多好啊,没长安那么冷,又有兄弟们陪着,不会显得那么孤单的。

    不过既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正月十三,他就和程处默尉迟保琳一起上路回长安了,作为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回去跟陛下汇报汇报下,说说事情的严重性。

    王况和李业嗣一直送他们到了王村路口,这才回转,还没一柱香,又听的后面马蹄嘚嘚,原来是徐国绪掉转回来了,他策马来到王况跟前,说了一句:“二郎,某突然想起,去年的流水大席上似乎见过这么一个人,只是隔得太远,没能认清。”

    “此人姓于名祁中,是和小淼淼同科中了的,算是小淼淼的同年,如今任御史台书令史,流外三等,其父是侍御史于广兆。某只觉得这于祁中来得太过突兀,按说他一个新任的书令史,不可能被派来的。当日,此人着一件月白袍衫。”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

    御史台每年都会派了官员下来明察暗访各地有无贪渎之事,这种任务派的一般都要是有经验的低层官员前来,没在御史台里历练个三五年,熟悉各种的违法乱纪特征表现,是不可能被派了出来公干的,因此,这个于祁中,只能是私人身份前来,可他为什么其他地方不去?偏偏跑到建安来?

    徐国绪做为曾经的黄门,对朝中众臣的人脉大多都略知一二,这于家本是出身汉中一个小家,和建州这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往来。要说喜欢吃的,那长安建林酒楼也是不差,怎么可能跑到建安呢?富来客栈的名头可还没响亮到连长安都家喻户晓的地步。

    要说做生意?于家一直都是跑关外西域一带的,从没涉足过中原的生意,即便想做什么,那也该是从中原开始做起,建安如今除了辣椒酱,椒盐,友粉和桂花外,其他都还不怎么为人知的,而且,在长安,也有辣椒酱友粉这些在做着,就是要进货,在长安就可以进到,没必要跑这么大老远的。

    本来徐国绪根本没想到于祁中这一层来,但是王况在刚刚分别的时候说了一句:“这幕后之人气量何其狭小,如此人物,留着早晚是个祸害。”这句里的气量狭小提醒了他,可不是么?于家父子气量那可是出了名的狭小。因此这走着走着,越想越不对劲,就赶了回来告诉王况。

    而且,现在自己只是怀疑而已,并没有任何证据,可若是被尉迟保琳这小黑碳知道了,管你有没证据,以他的性子那还不要把长安搅得个天翻地覆?说不定就扰乱了二郎的布置了,所以,这话,他只能偷偷的告诉王况知道,李业嗣是稳重人,不会乱来,他放心。

    徐国绪知道王况不可能会乱来,要搞某个人,肯定会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证据,要是他于家和这事没关连,王况也绝对不会动他的,这点,他很放心。

    再次告别,徐国绪眨了眨眼:“某回去后,常会去二郎你家里打台球的。”

    这就是告诉王况说,他会回去通知苗五他们留意盯着于家的一举一动的了,因为李业嗣在旁,李家一门是出了名的愚忠,所以这事情还是少让李业嗣知道的好。

    这个消息非常的重要,王况被徐国绪一提醒,也想起了流水大席当日出现的那月白袍衫来,那个人确实是年轻,而且其行为有点古怪,似乎和当时人人欢喜的神情格格不入,如果那人就是于祁中,那么这于祁中就很有嫌疑了,得查。

    侍御史是从|书友上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