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王况要参加天下大比-《食王传》


    第(2/3)页

    王况摇了摇头,笑着走了,一辈子痴迷在技术上的人见多了,也没见过这么痴迷的。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们是属于纯粹的技术型人才,不会搞那么多弯弯绕,由他们负责造船,应是放心的。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九月底,各地都已经开始秋收了。

    那矬子可能也是在刚来的时候在王况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因此并没住在富来客栈,反而是找了个家庭旅馆住了下来,不过这样一来倒是方便黄大他们监视,又有那家的主人得了交代,暗中注意着,所以矬子的一举一动全都被记录了下来。

    加上黄大带了陈大那帮人,分批不停的监视着那个矬子,也不停的将按矬子的行程全都报了上来,甚至连那矬子某日吃了几碗饭,啃了几个馍,喝几口水,上了几趟茅房,每次在茅房花了多少时间全都详详细细的记录了下来。

    果然是和王况猜测的一样,那矬子自农户们开始秋收后,就一直在各农庄转悠,看人们收获,看他们过称说收了多少多少,几日后,黄大来报,说是矬子收拾好了包裹,似乎是要走了。

    王况去了趟镇将府,让李业嗣写了个手令,交给黄大,黄大就带了陈大他们分批走了,有先有后,先走的人就快马加鞭赶到前面去,然后慢吞吞的走着,如此一来,从建安到闽县,一路上都有人盯着,只要矬子有什么异常,也能迅速的反应过来。

    王况交代给黄大的任务就是看矬子在哪出海,有没有同伙。如果是有同伙,是搭了大唐的海客的船的,就让黄大领着王霖泊冒充海贼,在海上将船拦下,只取那矬子和其同伙的性命,反正对于大唐海客来说,一个倭奴,杀了也就杀了,不会有人去关注他们的死活。

    即便是其同伙里有大唐子民,在王况看来也是该死的,为倭奴卖命的人的命,不足珍惜。

    王况不嗜杀,但并不代表着他能容忍。在王况的心里,即便是杀了这些倭奴而被李老二知道,李老二也不会怪罪自己,顶多责备几句。因为从长安传来的消息,说是吐蕃果然兵败,然后遣了使者,也就是后人非常熟悉的禄东赞前来求婚,结果被李老二好一顿喝斥。

    甚至连本来在真实的历史上,禄东赞在此次的出使中,能得李老二许配了一个宗室之女的事情都没有发生,那么看来,李老二应该是同意了王况的说法,吐蕃求亲是假,想要大唐的新技术是真。那么自己杀了几个偷得新耕种法子的倭人,李老二应该是不会生气的,只不过为了在面子上好看,安抚一下那些伪君子会斥责自己几句。

    这件事情有黄大出马,又有陈大他们这帮在死人堆里滚出来的人协助,再加上王霖泊的艨朣快船和船上的兵士,王况相信矬子这会是要成为海中鱼的食物了,因此他就再也不放心上,一门心思的准备起今年的天下大比来。

    今年的天下大比,已经不是第一次的大比所能比得了的,规模还是那个规模,但是来参加的人都是各州事先经过一轮的淘汰的,代表了那个州的最高水准。

    有姜家在扬州率先也搞流水大席为引子,各州如今也都纷纷开始效仿,大的州就自己搞,小的州就几个州联合起来搞,基本都是和建安同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