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0章 春兰的诱*惑-《食王传》


    第(2/3)页

    曾有实验表明,连续吃一个月的香蕉后,人体内增加的益生菌数量是以数十亿计,而同样连续喝一个月的酸奶的人,益生菌的数量几乎没增加。

    这就像是从体外带进去的益生菌到了人体内后就水土不服,全死光了一样。想想也正常,酸奶的储藏都是需要冷藏的,而人体的温度却是不低,需要冷藏才能存活的益生菌到了人体内,不死光才怪。而后世那些酸奶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隐瞒这点不说,就为的是让人们都去喝酸奶。你想啊,鲜奶卖不掉,总是不能倒了罢,那么就做成酸奶来卖,要是大家都知道吃香蕉比喝酸奶好上万倍,谁还喝酸奶?香蕉可便宜多了,这么一造成连锁反应,商家就必须得想办法把新鲜的牛奶尽量卖完,牛奶价格也自然就下来了。

    一升牛奶的收购价格才两元多一点,到了超市,就要卖到七八元钱,这中间的利润差可不少,简直就是暴利行当。

    中国也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岭南一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先民用了香蕉树的纤维做纺织用,这在战国时期《庄子》(公元前369年后)和屈原(公元前343~277年)的《九歌》里都有记载。只不过这时候的香蕉是有籽香蕉,属于野生植物,还没完全被人驯化。后世全世界的香蕉几乎都是同一品种,这是经过前人摸索多年才慢慢培育出来的。所以,通常香蕉一发生病害虫害,那就是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开来。

    建安不适合种香蕉,但建东能。图虎一族以前一直是以渔为主,间或种些果蔬,但是要想让建东经济有个快速的发展,在捕鱼技术不发达的这个时期,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再没找到其他产业前,种香蕉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建东是热带地区,按理来说,咖啡是可以种的,但咖啡偏生要在海拔千米左右的地方才能种得好,如此一来,建东就不适合了,听回来的兵士说,那个岛上,是有那么几座小山,但最高的不过百丈左右,也就是海拔不足三百米,所以不适合。

    王况也没想着要搞什么无籽香蕉,这不是他擅长的,他只是想着用筛选法,选出果大,籽小,产量相对高一点的香蕉种子来,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教会了图虎的族人筛选的办法,有个几年就能得到比现在的香蕉品种好不少的来。

    当然,要是自己能解决橡胶硫化问题,建东也适合种这个,但前提有两个必须要满足,现在的橡胶树还在美洲大陆,王况没种子,想要橡胶树就得去美洲;另一个就是橡胶的硫化技术能够解决,之后可以大批量的使用到牛车马车上去,不管怎么说,实心橡胶轮总是要好过木轮,这里不是说的舒适性,这个时候的牛马车早已经有了减震技术,有钱人家的牛马车车厢不是用的刚性连接在车架上的,而是架在绳索之上,绳索本身的弹性就能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王况看中的是橡胶轮胎不容易打滑,抓地力高的这个特性,有了实心橡胶轮,那么牛马车就能爬更陡的坡,运输能力也能大大的加强。

    前途遥远啊。王况很无奈,以一己之力,想要带来巨大的变化,实在是难,要是能有那么一组人马跟自己同时穿过来,大家都有所长,这一队人凝聚起来的力量,王况相信,绝对可以将这个时代搞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出来。

    橡胶,只能想想而已,希望非常的小。还是着力于自己擅长的吃的方面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