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王况背黑锅-《食王传》
第(2/3)页
尉迟敬德的竹节单鞭可有来头,据说就是当年和李元吉比武,夺李元吉的槊时使用的武器,这把单鞭和秦琼的单锏并称为大唐双虎,在军种向来享有盛誉,军中将领大有见鞭如见人的意思,尉迟保琳有这单鞭在手,那些军士及将领都要卖几分面子。
秦怀玉见到了建安侯府了,尉迟保琳还在一路嚷嚷,就踢了他一脚:“行了,尉迟伯父可是只让你招摇过市一番,震慑一下那些小人的,要不要去打人,还要由二郎来定夺,这都到了地头了,就别再嚷嚷了,小心吓哭了侄儿侄女,到时候某可保不了你。”
“打什么人打?谁脖子痒了想去挨一刀,某可不拦着,还能省下几顿酒钱来。”王况没好气。
一听王况这话,几个家伙面面相觑,相互瞧了一眼,就再也不提一句。
第二天,就传出了黄小七狼在大理寺狱中“身中十三刀,疑似自杀。”的消息,说是黄小七狼在狱中莫名发疯,除了死命撞墙外,还趁乱夺了狱卒的刀往自己的腿上,肩上猛扎,有一刀竟然很诡异的出现在了后背上,直至断气。
“真行,这也能自杀得成。”听了这话,高三直砸舌,一脸的仰慕,“额滴亲娘咧,这要多柔软的手臂才能绕到后面去给自己后背来这么一下啊?还有肩膀上,那手臂该有多长才能做到?”边说着,高三边拿了根和制式横刀一样的木棍在自己身上不停的比划。
王况早就见惯不惯了,后世这种身中十数刀还被判为自杀的案例不少,王况知道的就至少有两起,一起是某法官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起是某女大学生死在教师宿舍的楼道里,十几刀,那得多大的毅力,啧啧,看来这种超出常人的丰富想象力自古皆有啊。
蓝田风波就这么平息了下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不过王况却也得到了间接的补偿,朝廷宣布,说是建安侯差了人为朝廷四处探矿,竟然真的被他在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银坑山发现了特大的金银矿,其金矿的富集程度竟然达到了每石矿石可出金半两,银二两,实为大唐境内第一富矿。
王况谔然,我什么时候派人去探矿了?我又什么时候说过遂昌有金银矿了?要不是你们说找到了,我还忘了那里曾经有一座从唐时一直开采到明万厉后因塌方而荒废了的大矿,一直到了和谐朝的八十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并加以开采的大金矿呢,没错,那矿是很大,而且从时间上来说,这时候发现也是很有可能,一个是那矿本来就是唐时就开采了的,二是自己说东瀛有银,吕宋有金,可能也刺激了李世民下定决心要来个全国大排查,就连那蛮荒之地都有金银,我泱泱中华怎么可能没有呢?可自己一直都没记起来过遂昌的矿啊,除了说回鹘有铁,吕宋有金,东瀛有银外,似乎就再没说过什么地方有什么矿罢?
其实还有一座大金矿,那就是汀州的胡雷下堡(堡是比关更低一级的军事行政单位,类似乡,但管辖范围只有大概一村之地),也就是后世的龙岩上杭,有个紫金山金矿,后世号称是全国最大金矿,然则大则大矣,却是贫矿,单位矿石内产金量是少得可怜,每吨才一克左右,比起遂昌来是没有丝毫的开采价值,也就只有到了后世的机械化开采才可行,放在这个时候,恐怕上万人忙死累活干一年能不能出一斤的金都成问题。
既然现在没有开采价值,如果说了出来,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王况仅知的国内两处金矿,一处遂昌是没想起来,一处紫金山是开了不合算而没打算提。
不过遂昌发现金银矿的消息也是让王况一喜,有金银矿,那就是有石英矿,银矿必定是伴生在石英矿中的(古人勘探银矿大多都是先找石英矿,找到了石英矿后,再看石英矿脉里有没有黑线,有黑线,那就是银矿脉),这种原本是朝廷的机*密技术,因为王况连续提供了两个大矿所在的位置,从而使李世民下了决心派人来专门给王况上了一课,不然他学机械的,哪里知道怎么个寻银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