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仰头看了一会儿天空之后,刘成收住满心的感慨,看着邓芝,出口说道。 邓芝摇头笑道:“非是邓芝胆大,而是皇叔带大军陈列在这里,给了邓芝勇气,给刘表等人以震慑。 非是如此,邓芝只怕已经入油鼎了……” 刘成伸手拉住邓芝的手道:“说是这样说,伯苗还是立下了大功,我必然不会亏欠……” 刘成说着,就开始给邓芝说奖赏的事情…… …… 巫县这里繁忙极了。 大量粮食,源源不断的从下游被运送上来,卸下之后,由刘成这里准备的船只运动着,一路往上游而去,一直到江州。 从江州那里转向向北,走汉水。 当然,这个汉水,指的是西汉水,而不是在江夏附近汇入到长江的那条汉水。 西汉水,在这个时代人对这条水路的称呼。 在刘成那个时代,这条水路被唤做嘉陵江。 经垫江、安汉、阆中、汉寿,到达汉寿往北的马鸣阁附近。 到了这里,再往前大船就不能行走了。 马鸣阁附近,就是后世的广元地区。 后世嘉陵江上,修建有多个水电站。 除了发电之外,还有蓄水、抬高水位、方便行船的功能。 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些。 这也导致运输能力被大大的削弱。 尤其是在更往上游的地区。 所以只能在这里换成小船,装载粮食继续往北而行。 虽是换成了小船,但还是要比用车马、人手提肩扛省时省力的多。 往上行上百十里,河道变得更窄,更加不适合行船,就选择合适的地方停下,将粮食卸下。 有提前得到消息的赵云派遣的兵马,以及顾雍所调遣的汉中民夫在这里等着。 接手这些粮食。 通过车马、人的手提肩扛等手段儿,进行陆运,将这些往斜谷运送。 经过斜谷,运往关中…… “皇叔就是皇叔! 就是不一般! 不动用一兵一卒,就能获得这样多的粮食!!” 汉中这里,身高又往上长了一些的司马懿,望着这络绎不绝的运粮队伍,整个人的目光都是亮闪闪的。 一时间都有些后悔自己留在汉中,没有前往西川那里了。 若是能够前往西川,自己就能够近距离体会到皇叔的风采了! 不仅仅是司马懿这个半大小子,在汉中这里主持政事的顾雍,以及赵云、张绣这些人,一个个也都是极为神往。 不花费一兵一卒,就能够从荆州、南阳那些地方,弄到八十万石粮食,这可真的是神乎其神的手笔! …… 巫县这里,从袁术那里运送来的最后一批稻米也已经到位。 刚好赶在第十五日日落之前。 一直紧张等待的阎象,见此不由长出一口气。 他之前一直担心,刘成会根据所约定的、十五天这个时间说事。 一旦他们在规定时间之内,运送不过来五十万石粮食,刘成就会耍赖,不再出兵荆州。 毕竟之前的时候,刘成可是有言在先的。 现在,他们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了事情,完全不用担心刘成会因此而耍赖了。 他已经没有说辞。 “皇叔,五十万石粮食,已经尽数运送过来,都是上好的稻米,还请皇叔按照约定,快快出兵,攻打荆州。” 阎象见到刘成,对刘成施礼之后,对刘成这般说道,进行催促。 刘成闻言笑道:“这是自然,阎主簿只管放心,我刘成不是说话不算数之人。” 阎象闻言,一颗心放回到了肚子里…… 在阎象满是焦急的等待之中,两日的时间很快过去,刘成这里,依旧稳坐钓鱼台,按兵不动。 “皇叔为何还按兵不动?” 阎象见到刘成之后,对刘成施礼问询之后,开口如此询问刘成。 刘成道:“正要派人前去找阎主簿说这件事情,阎主簿正好来了。 我这里遇到了一些麻烦的事情。” “什么事情?” 阎象出声询问。 “凡是出兵都需要有大义,有大义,方才能够无往而不利。 我先前想要出兵攻打荆州,是因为刘表那厮,窝藏朝廷重犯。 可谁能想到,刘表这厮忽然就迷途知返了,亲自派人将朝廷要犯娄中等人,给押送了过来。 同时还送来三十万石粮食,用来偿罪。 这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都找不到该用什么理由去打他了。” 阎象闻言道:“此乃小事,皇叔打他刘表,是给刘表脸了,哪里用的着什么理由?” 不得不说,阎象是一个聊天小能手,说话很好听。 这话说的让咱们刘皇叔,只觉得打心眼里感到舒服。 只不过,他早就过了只听好听话的年纪。 好听话虽好,却不能带来实际利益,不能吃饱肚子。 当下摇摇头道:“不成啊,人是要讲规矩的,若是人人都不讲规矩,那岂不是就乱了? 出兵攻打荆州,必须师出有名。 不然便是无义之战。” 阎象闻言,不由的暗自撇撇嘴,说的就跟你之前攻打益州,是有义之战一样。 “皇叔觉得,荆州牧刘表裂土不臣,意图谋反如何?” 刘成道:“倒不是不行,就是刘表那厮乃是汉室宗亲,需要请天子诏书,对其进行定罪……” 阎象闻言,赶紧摇头。 不敢再用这个借口。 这前往长安跑一趟,去请天子诏书,一来一回,就要很长时间,他们耗不起。 当下就开始开动自己脑袋,为刘表想罪名。 一连说出七八个,都被刘成给摇头否认了。 “除了这些之外,在下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罪名了。” 阎象叹口气说道。 刘成道:“这也是我为之头疼的地方。 不然我早就动兵了。 原以为那刘表会不服软,会与我进行对抗。 这样的话,我就能名正言顺的出兵了…… 哪成想……” “皇叔莫非是得到粮食之后,不想出兵攻打荆州了?” 阎象忽然间对着刘成出口询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