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耿蝉儿见徐阳诧异,再一想徐阳刚到泰安城不久便参与连番大战,对泰安城的了解恐怕很少。 于是耿蝉儿向徐阳科普道:“在泰安城并不是你有钱有粮就能自行招兵买马的。” “若是这么简单,那张安国早就这么干了,泰安城商业发达,四大副帅每人名下都有无数产业,张家钱财固然比不上世代经商的颜家,但也不可小觑。” 徐阳转念一想确实如此,看来自己还是对泰安城了解不深,若是有钱有粮便能随意招兵买马,那么泰安城将会彻底乱套。 徐阳示意耿蝉儿继续说。 耿蝉儿继续解释道:“每一次大战之后,我父亲都会对泰安城的军队进行重新洗牌。” “每位副帅、将军、名下能够拥有多少兵马,都是有固定数额的。” “当战损超过一定数额,可以向大元帅府申请补充兵额。” “若是有人胆敢私自扩军,第一时间便会被父亲率大军拿下。” 徐阳急忙追问道:“兵额是按照官职大小一成不变的吗?” 若是如此,那么自己想要扩军的打算便彻底完蛋了。 耿蝉儿解释道:“当然不是,官职大小固然占一部分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战功。” 徐阳疑惑道:“战功?” 耿蝉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每支军队的兵额数量并非固定不变的。” “大元帅府在每次大战之后,便会战时诸将领所立功劳的大小,来重新分配兵额。” “若是当年没有战事,大元帅府则会按照诸将领在这一年的表现,在年关之前划定评级,以此来重新分配兵额,不过评级分配兵额的比例远远比不上战功分配。” “可以说战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领兵数量的多寡与领兵将领的利益。” ...... 徐阳不禁追问道:“蝉儿,按照此战飞虎军的战功,大元帅府会分配给飞虎军多少兵额。” 耿蝉儿闻言双手比了一个一。 徐阳迟疑道:“一千兵额?” 若是如此,还不如反了算了,刚来泰安城还能领兵两千,一番大战之后只能领兵一千。 纵使一千人皆是精锐,那也受不了啊。 耿蝉儿笑道:“想什么呢,是一万!” 听到这儿徐阳彻底松了一口气,随即追问道:“这一万兵马大元帅府可负责粮草军饷?” 刚来时还能说自己尚未通过考验,无法为飞虎军提供粮草军饷,但此番大战中,飞虎军立功无数。 也算是变向的向泰安城递了投名状。若是还让徐阳自负军队粮草军饷,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耿蝉儿回答道:“说是一万兵额,实际上很多军中都是不满员的,无他,大元帅府只负责兵额一半的粮草与军饷,剩下的一般以铺子、酒楼等固定资产支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