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景恪的法子很简单,宣传,引导: “……普通百姓即便想剃发,碍于宗族势力也不敢轻易尝试,军户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宗族,是以血缘聚集在一起生活,形成的群体。 而军户是以家庭为单位,随机分配在一起,管理他们的是朝廷任命的军官。 所以军户没有宗族关系约束,他们唯一要在意的,就是军官们的意见。 而明朝初期的军官,尤其是基层军官,基本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 对什么长发短发就更不甚在意了。 况且,陈景恪可是得到了徐达和蓝玉的支持。 徐允恭往那一站,大多数军官都会主动配合他们的工作。 “所以,我们要让展开宣传,让修筑新都的二十万军户,明白长发的缺点,知道短发的好处。” “然后,再由我们这些剃了短发的人,亲自去做引导。” “我相信,他们会做出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的。” 朱标眉头微皱,他觉得这么做就是多此一举,军官下令谁敢不剃发? 脸上刺字都没人敢说话,更何况只是剃发。 但他也明白陈景恪的意思,让将士们理解这么做的原因。 否则等新都修好回到家,他们又会将头发蓄起来,到时候一切都是无用功。 “这二十万将士,就是最好的宣传员……” “他们的家人,已经被打散安置在河南各地。” “将他们分成十组进行轮休,每个组休息一个月,让他们回家去看看……” “如此,也可以让他们每年,都能和家里人团聚一些时日。” “等他们回到家,就会向家里人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影响到更多人剃短发……” “所有迁徙来的军户都剃了短发,就能影响到更多的普通百姓。” “再加上周王府的配合,不出两年就能完成改风易俗工作。” 朱标点点头说道:“虽然你的办法有些麻烦,但胜在稳妥,我同意了。” 陈景恪欣喜的道:“谢殿下。” 朱标又问道:“不需要我下令,让河南各地方衙门配合你吗?” 陈景恪说道:“暂时不用,等这二十万军士剃了发开始轮休,殿下再下旨效果会更好。” 朱标不再说什么,写了一道手谕: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有这道手谕,伱可以随意调动这里的人和物。” 陈景恪接过手谕,说道:“谢殿下,臣告退。” 从朱标这里出来,徐允恭问道:“现在怎么做,召集将士们?” 陈景恪摇摇头,拿出自己编写的新版《防疫手册》,说道: “宣传需要教材,先找工匠将这份手册印刷出来,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这份手册主体内容和之前的没区别,只是更加的详细,更加的贴近于生活。 重点讲了长发的不便和危害,提倡剃短发。 为了吸引更多人主动阅读,甚至还写了鸡舍、猪圈、羊圈要怎么垒,怎么搞卫生。 还有一些简单的技术,比如榨油。 现代知识普及,大家都知道榨油就是蒸熟、磨碎、挤压。 剩下的就是工艺和出油率高低的问题。 这玩意儿就是常识啊,有什么可普及的。 然而在古代,这技术也同样是保密的,不是专业榨油的,很少有人知道原理。 可以说,写这本书陈景恪是煞费苦心。 修建新都,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工匠,搞印刷的自然也有。 陈景恪拿着朱标的手谕过去,没人敢不听。 没几天,带着松墨香的新版《防疫手册》就出炉了。 陈景恪一口气让印刷了两万册。 在这个过程中,周王朱橚也赶来洛阳会合。 他变得愈发成熟稳重,只是那一双眼睛有点渗人。 看人的时候,总感觉是在研究,哪里比较好切一般。 一见面,朱橚就说道:“老师,这次你可是让我大吃一惊啊。” 陈景恪笑道:“怎么了?” 朱橚说道:“推行剃发,不符合你一贯低调的性格啊。” 陈景恪开玩笑的道:“总要有人去做的,本来以为你这个徒弟会站出来,可等了这么久也没见你有什么动静。” “没办法,为师只能亲自出手了。” 朱橚故作委屈的道:“我倒是想出手来着,只是没有你这么聪明,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这不是一听到你的召唤,就赶紧过来了吗。” 陈景恪笑道:“还算你知道尊师重教……” 师徒俩寒暄了几句,就聊起了医术方面的事情。 朱橚确实有天赋,进步很明显。 就外科实操方面,已经远远将陈景恪甩在了身后。 陈景恪唯一比他强的,也就内科和现代医学理论方面了。 不过他也只是对人体方面,有了一定了解。 想真正成为合格的外科医生,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走。 讨论过医术,两人才开始聊这次的剃发计划。 陈景恪将自己的计划详细讲了一遍,然后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