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经过那些大臣的宣传。 陈景恪出关,以琉璃制作之法为聘礼娶公主,此事在极短的时间就传遍应天府。 等着看笑话的人,都感觉比吃了那什么都难受。 但除了在心里酸溜溜的骂几句败家子,也不敢再说别的了。 大多数人还是表示了震惊和羡慕。 当然,也有人觉得不过如此。 市面上卖的就有琉璃,价格也不算太贵啊。 然后有人给他们科普,市面上那些琉璃品质都非常差。 真正的精品琉璃,每一件都价值千贯,万贯都有可能。 据亲眼见过的大臣所说,那陈伴读制作的琉璃非常精美,每一件都堪称精品。 朝廷光靠卖琉璃,每年的收入就不低于税入了。 是每年都能有这么多收入,不是一次性的。 顶大明一年的税入?这一下众人终于有了清晰的概念。 无不感到咋舌。 大手笔,真是大手笔啊。 果然是独一无二的聘礼。 我要是会烧琉璃就好了,富可敌国,谁还娶什么公主啊。 于是,陈景恪在送子伴读、神医之外,又多了两个标签: 败家子、视金钱如粪土。 而且是无可争议的那种。 陈景恪得知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徐允恭却有不同的见解:“日后谁都没有办法,再用贪腐来污蔑你了。” 陈景恪一想,还真是如此。 只能说,意外之喜吧。 聘礼有了,婚礼的流程继续进行。 本来钦天监算的吉日是五月二十,因为聘礼的事情错过了。 这次去问,最近的黄道吉日是六月十六。 眼瞅着不到二十天了,赶紧准备吧。 大宗正院(宗人府)对这个婚礼,可是非常上心。 陈景恪都拿出这样的聘礼了,皇家也不能丢了脸面不是。 然后他们就发现,公主府还没建呢。 这一下事情可麻烦了。 礼部的官员也麻了,没见过这样的事儿啊。 其实这事儿怪皇帝和皇后,一般都是提前一年下旨,为即将出阁的公主修建府邸。 可轮到福清公主,皇帝和皇后都像是把此事给忘了。 他们两个不开口,下面的人能说啥。 现在怎么办? 自然不能指责帝后,只能自己背锅。 于是大宗正院和礼部的官吏,就上书请罪。 本以为皇帝会拿他们问罪,谁知并没有。 宫里就传出一句话:女子出嫁,相夫教子乃天经地义。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人都不傻,自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出嫁,相夫教子。 这不是尚驸马,这是嫁公主啊。 再回过头看整件事情,皇帝和皇后并不是把公主府的事情给忘了,而是压根就没打算建。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都是嫁公主,而不是尚驸马。 这是何等的殊荣啊。 如果是以前,他们肯定会稍微反对一下。 这有违陛下您定下的规矩啊。 但现在吗…… 算了,破例一次又咋了。 等这个消息传出去,群臣也没说什么。 相反,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在琉璃制作法面前,一个女儿算得了啥。 要不是年龄不允许,亲娘也不是…… 咳,这个还是需要考虑一下的。 陈景恪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大宗正院派人,将马皇后赐给陈家的府邸,给紧急翻修了一下。 如此六月十六,大婚顺利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天福清公主穿的是凤冠霞帔。 这是皇后冠冕。 大明建立后,马皇后特赐天下女子出嫁当天,可以穿凤冠霞帔。 从此,汉家女儿出嫁穿凤冠霞帔,成了风俗习惯。 陈景恪当了好几天的牵线木偶,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将新娘子给娶回家。 一夜省略十万字……正式告别单身。 毕竟是新婚,老朱给他批了个无限期的假。 啥时候想上班了,再来上班。 陈景恪自然是美美的享受,老丈人给的假期。 福清公主也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从来不摆公主的架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