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难道他想谋划吕宋? 可这里向来被视为化外之地,而且条件也确实很恶劣,朝廷也有兴趣吗? 这时,岑信通缓慢的道:“陛下有二十三位皇子。” “咝……”许柴佬倒吸一口凉气,他哪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就是在打吕宋的主意。 以这里的土地面积,足够册封一到两个藩属国了。 如果真能参与其中,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泼天大功。 岑信通盯着他,问道:“怎么,怕了?” 许柴佬深吸口气,大笑起来:“哈哈……我只怕岑兄的心不够大,又怎么会害怕。” “但吕宋有土人三十余万,仅靠我们这几个人,恐怕还拿不下这里吧,还是说岑兄有援兵?” 岑信通失笑道:“呵……还是大郎敢想,竟然想靠我们这几个人拿下吕宋。” 许柴佬却没有笑,而是定定的看着他。 岑信通收起笑容,说道:“朝廷的船队会先到南洋,一为通商,二为宣示宗主国地位。” “我所依仗的,就是这支舰队。” “但大明乃宗主国,不可行不义之事,不可发动不义之战。” “想要打吕宋,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只要我们将出兵的理由准备好,剩下的事情反倒是简单了。” 许柴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不知岑兄以为什么样的理由合适?” 岑信通说道:“勾结倭寇。” 许柴佬连连点头,道:“好计策。”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商量好了细节。 许柴佬负责制造证据,岑信通负责和下南洋的舰队联络。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解决,那就是李奇义集团。 许柴佬将李奇义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道: “李首领与我们唇齿相依,我不能不顾他的生死……不知朝廷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岑信通赞道:“大郎倒是重义气之人……伱放心,张士诚早已成为过去。” “之前流落在两广的张士诚残部,去年也被太孙诏安,被分配了土地安居乐业。” “只要他不与朝廷做对,老老实实做正当营生,朝廷不会怎么着他们的。” 得到保证,许柴佬放下心来。 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大明这几年的变化。 作为锦衣卫密探,岑信通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即便很多涉密信息他不敢说,仅仅是能吐露的那些,也足够让许柴佬震惊的了。 期间他问了一个问题:“那位应命贤臣陈伴读,到底是何许人也?” 岑信通脸上露出敬仰之意:“将世上所有的溢美之词加诸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如果你有机会进京,可以不见任何人,一定要找机会拜会他。” “若能得他点拨一二,就可使你受益无穷。” “若能入得他的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见他对陈景恪如此推崇,许柴佬试探的问道: “莫非近几年的变革,真的与他有关?” 岑信通说道:“有些事情不能说,不过有些事情已经半公开,告诉你也无妨。” “黄河改道确实是他的计划,据我得到的情报,这次谋划辽东和高丽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即便早就知道陈伴读不简单,也早就猜到他参与了近几年的变革。 听到这番相当于是明示的话,许柴佬也不禁感到震惊。 “如此奇人,真恨不得当面聆听教诲。” 又聊了一会儿,许柴佬告辞离去。 回去后立即通过信使约见了李奇义。 双方见面后,他开门见山的说明了当前的情况。 李奇义得知大明近几年的变革,也是大为震惊。 “朱……咳,天子真乃明君也,陛下输得不冤。” 天子指的是朱元璋,陛下说的则是张士诚。 许柴佬说道:“大明单独组建水师衙门,足见对海洋的重视。” “此番开海必然要有一番大动作,不知李首领准备如何应对?” 李奇义沉默良久,才说道:“我们只求能回归故里当一老农。” 许柴佬诚恳的道:“你们都是知海懂海之人,若就此回归故里,实在太屈才了。” “如果李首领信的过我,不如采购几艘商船,咱们一起……” 李奇义态度非常坚决:“谢许大郎美意,我意已决。只求许大郎能帮忙说项,让我等回归故里。” 许柴佬惋惜的道:“可惜……好吧,既然李首领已经有了决定,我也就不再多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