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换成别人,估计当天就缴械了。 不知道后面朱雄英是怎么安抚徐妙锦的,反正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之后马皇后下旨,册封那四个宫人为美人。 消息传出,群臣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都放下了心中的石头。 毕竟那四个宫人在太孙身边伺候半年都没动静,大家很难不产生别的怀疑。 是不是身体有问题?是不是不喜欢女人?是不是…… 现在,烟消云散,一切正常。 —— 关注太孙后宫事情的,基本都是文武百官,老百姓才懒得操那个心。 当然,也没那个能力去操那个心,他们更关注的是朝廷打压宗教的事情。 历经半年,朝廷终于放出风声,要求各家派话事人来京开会。 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神仙人物,集体现身洛阳,着实引起了百姓的轰动。 不少善男信女跑到他们临时落脚的庙观围观,期望能见一见这些神仙的代言人。 陈景恪也没有一直干等着,找了个机会给龙虎山的张宇初下了个请帖。 接到请帖后,张宇初脸色一变,说道: “苦也。” 他的弟子张青阳不解的道:“见到那位陈伴读,可以提前打探一些消息,这是好事,为何师父愁眉不展?” 张宇初叹道:“朝廷的目的已经表露,就是要重新整肃佛道两家,制定新的规矩。” “新规矩不外乎就是限制佛道发展,此事历朝历代都发生过,还有什么可打探的。” “现在离会期只剩下五天,各家都相互盯着对方,生怕对方采取小动作。” “我此时与那陈伴读相见,别家会如何想?” 张青阳顿时就不说话了。 洪武皇帝非常重视龙虎山天师府,敕封张宇初为‘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的事宜。 也就是说,他就是当前朝廷认可的道教掌教。 然而这一次朝廷打压佛道的举动,彻底让他这个掌教成了笑话。 他第一时间递奏疏请求面见天子,得到的回应就俩字,自查。 自查? 查谁?整个道教吗? 别闹了,这种事情干了,以后张家还混不混了? 但皇帝已经下了命令,他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只能把自家一系查了查。 我查自己家,也是自查,不算违抗圣旨。 但别人可不会体谅他,锦衣卫疯狂抓人,道教别的门派求告无门,只能找他这个掌教。 他能怎么办,两手一摊什么都办不了。 好不容易把自查的事情糊弄过去,他可不敢再上奏面圣。 但这也宣告着,他彻底失去了人心。 非但如此,整个龙虎山张家也跟着受到牵连,成为了笑柄。 笑柄就笑柄吧,张家传承千年,什么样的风雨没有经历过。 只要传承没有断绝,别的都好说。 不过是再蛰伏几百年而已。 可是,这会儿他要是私下和陈景恪见面,别人会怎么想? 为什么那个陈伴读只找他一个? 他们谈了什么?张家不会把大家给卖了吧? 话说之前锦衣卫疯狂抓人,龙虎山似乎没有受到太大打压。 莫不是他姓张的背后将大家给出卖了? 所以,张宇初是肯定不能去赴宴的。 于是,当天就有消息传出,张真人偶感风寒,卧床不起。 大家自然都知道他为什么生病,都嘲笑不已。 你张家之前不是很厉害吗,天子敕封大真人,总管天下道教事务。 这会儿被一张请帖给吓病了? 陈景恪这才后知后觉,自己的请帖有些不合时宜。 但天地良心,他是真没有别的打算。 给张宇初下请帖,纯属是想见一见历史名人。 明初的道士,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张三丰了。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明初道教第一人非张宇初莫属。 他是标准的学贯百家,道教典籍就不说了,儒家和佛家学问也非常高深。 被宋濂誉为‘仙儒’,可见其儒学功底之深厚。 他还借鉴佛教的学问,完善了道家的鬼神之说。 博采众家之所长,将符箓和内丹派思想融合一体。 现代网络修真里,内修金丹外用符箓攻击,源头就是从他那里开始的。 医道不分家,学中医的对道教人物是相当熟悉的。 很多道教大佬同时还是医术国手。 陈景恪作为医生,对张宇初可谓是如雷贯耳。 当然了,要说多崇拜也不至于。 毕竟现在他也是响当当的响当当了,不至于和小白一样,见到历史名人就一惊一乍的。 只是纯属好奇,想要和张宇初聊一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