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皇帝是不是留了备份,大家并不担心,就算没烧又能如何? 摆出这副姿态就说明既往不咎。 如果事后再拿出证据,说要清算淡马锡岛的事情,就算是清流也会站出来反对的。 皇帝失信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什么叫金口玉言,什么叫一言九鼎? 不仅仅是指皇帝权势大,一句话就能改变很多东西。 还有一层意思是,皇帝的话一旦出口不容反悔。 有些话你可以不说,甚至可以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进行误导,绝不能直接说谎。 只要不是那种特别荒唐的皇帝,一般不会干出食言而肥的事情。 当然,对待敌国除外。 —— 乾清宫。 退朝之后,朱标、朱雄英、陈景恪、李善长等人齐聚一堂。 李善长和邱广安两人交头接耳,丝毫没有朝堂上针锋相对的样子。 朱雄英感慨的道:“韩国公和邱学士演的一手好戏啊,若非知道真相,我定然以为两人水火不容。” 陈景恪笑道:“这就叫姜还是老的辣。” 众人也都大笑不已。 方才两人在朝堂上确实是演戏,目的自然是将话题扯到新政上去,逼迫那些利益相关人表态支持新政。 笑过之后,朱标有些无奈的道:“还是缺少人才啊,否则何必演这出戏。” 数年之功毁于一旦,众人皆恨不得将那些人全部抄家灭族。 陈景恪劝慰道:“能跑到淡马锡去置办产业经商的,基本都是偏向于新政之人。” “对他们进行清算,朝中剩下的就多是保守派官吏,确实不利于新政推行。” “而且经此一事,相信他们也不敢再乱来了。” 今天朝堂上那些坚持开箱的人,就真的没有私心吗?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要求开箱子的基本都是保守派。 他们的目的真是为了打击犯罪,还朝堂朗朗乾坤吗? 如果真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 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把那些倾向于革新,愿意去淡马锡置办产业的官吏打掉。 到时候朝廷无人可用,革新自然就难以为继。 而且还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年头的有钱人大多都是官僚士绅阶层。 如果他们不出海,不去淡马锡经商置办产业,朝廷的各种计划都要多花数倍的时间。 所以,适当的妥协就成了必然。 政治就是妥协的产物,在高层越久,陈景恪对这一点的认识就越深。 即便是杀伐果断的朱元璋,很多时候也会妥协。 不过妥协和妥协是不一样的,有的妥协是单纯的软弱,有的妥协是为了更好的达成目的。 眼下朱标妥协,就是为了后者。 其实这也不算是朱标自己妥协,而是大家一起做出的决定。 淡马锡之事就这样过去,但带来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 朝廷用九万条人命告诉了世人,革新依然是主要方向,任何敢于阻挠革新的人或物都会被清理。 而这种决心,也确实让很多保守派改变了态度。 毕竟大多数人当官就是为了出头人地,所谓的政治倾向并没有那么重要。 朝廷一心改革,那我就是改革派。 之后深化革新的进展,果然顺利了许多。 数日后,傅安等人就踏上了前往淡马锡的船只,开启他们新的政治生涯。 和他们同去的,还有很多大家族的商船。 既是为了讨好朝廷,也是为了钱。 淡马锡的利益有多大,只有在上面置办过产业的人才知道。 九万条人命,并不能吓退他们对金钱的渴望。 大不了以后我们严格遵守当地的律法,光明正大的把钱给挣了。 这一幕,让陈景恪想起了一句话: 当利润达到100%时,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 当利润达到200%时,他们就敢于冒上断头台的危险; 而当利润达到300%,他们就会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