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此时帖木儿统帅的是他麾下精锐,倒还没有什么。 可是,与钦察汗国的五年战争,让他手下的精锐疲惫不堪。 这次出征他携带的,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团,其中一半还是白羊国的人。 这些人对他更多的是敬畏,而不是崇拜。 如果战事顺利,一切都还好说。 现在战事不利,所有的问题都被放大。 帖木儿可谓是骑虎难下。 他的部下也并非没有人能想到这一点,可没人敢提出来。 如果后撤之后,成功击败了秦国军队一切都好说。 如果战事依然不顺,那就是妥妥的替罪羊。 帖木儿自己又岂能不知道这一点,现在他内心也在激烈交战。 要么就后撤一段距离,休整过后再战。 但后果是对军心士气造成一定的影响,他本人的威信也会受到损害。 要么就继续耗下去,看谁能耗到最后。 经过这两天的袭扰,将士们对爆炸声也已经没有那么敏感了。 而他也对这种战术有了一定的心得。 其实防范方法很简单,留下一万人值夜班,其余人安心睡就可以了。 就算被爆炸声吵醒也无所谓,翻个身继续睡。 秦军的炸弹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整晚整晚的放。 想到这里,他终于下定决心,不能退。 之后他就将自己的应对之法告诉了大家,并且当场就分好了值班顺序。 不管有没有用,见他这个主帅想到了法子,众人精神都振奋了不少。 天亮之后,帖木儿罕见的没有命令军队进攻。 只是让骑兵轮流出击,绕着秦军车阵进行佯攻袭扰。 朱樉用望远镜查看敌方大营,发现对面只有约一半的人在活动,立即就猜到了什么。 “帖木儿反应过来了,袭扰战术没用了。” 汤軏失望的道:“啊,那怎么办?” 朱樉放下望远镜,说道:“给徐膺绪传信,他可以出来了。” “同时再告诉他一句话,慕容垂破桓温之法。” 慕容垂破桓温? 汤軏略一思索就想到了是怎么回事儿。 东晋桓温北伐燕国不利,撤退途中被慕容垂率八千骑兵不停的袭扰。 后慕容垂在襄邑发起总攻。 桓温失败,折损三万余人。 “可是……桓温当时没有骑兵,帖木儿可是有两万骑兵的。” 朱樉指了指对面,说道:“你以为只有人需要休息,战马就不需要吗?” 汤軏恍然大悟,是了,对爆炸声最敏感的是战马才对。 人可以蒙着头不管不顾呼呼大睡,战马不行。 它们会惊恐害怕。 经过炸弹训练的战马,倒是可以适应,听到爆炸声也不会惊慌。 可是帖木儿军的战马,明显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 这么一折腾,体力肯定会大受影响。 而且朱樉还特意强调慕容垂破桓温,意思就是先用袭扰战术,一直拖着对方不让他们休息。 等拖垮了再发动决战。 想通这一切,汤軏再无疑问,立即派人前去传令。 传令兵快马加鞭,很快就找到了徐膺绪。 徐膺绪在战场外六十余里处等候,自然非常焦急。 期间一直在派人打探战场情况。 昨天得知车阵几次被敌人突破,他都恨不得立即冲过去解救。 但想到朱樉的命令,他只能按捺下来。 此时得到军令,他大喜过望。 至于慕容垂大破桓温的旧事,他自然也知道,立即就明白了朱樉的意思。 他先是带领骑兵来到战场二十里处,然后将军队一分为二。 一千秦军和三千大食骑兵为一队——秦军是尖刀大食骑兵负责协助。 然后他带领其中一支赶往战场,其余则原地等待命令。 四千骑兵奔跑,蹄声犹如滚雷,很快帖木儿就知道了消息。 眼见对方藏起来的骑兵出现,他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面露喜色。 不怕对方正面对决,就怕敌人一直藏在阴暗处。 他立即下令,让骑兵集结准备应战。 在距离战场只剩下七八里的时候,徐膺绪下令全军加速,向着敌阵直冲而去。 帖木儿一方的骑兵也开始加速。 轻骑兵速度就是一切,跑不起来就是挨宰的份儿。 两支骑兵相向冲刺,不一会儿就碰面了。 然而就在双方即将碰撞的时候,早有准备的徐膺绪却调整方向,从斜向里冲了过去。 帖木儿一方的骑兵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压根就没有提前做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