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过他的劝慰和分析,朱柏终于恢复了冷静,起身朝皇宫方向行礼: “谢娘娘,谢谢爹。” 然后他转身又向着陈景恪行礼:“劳景恪你多费心了。”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这件事情我确实没帮上什么忙,太上皇当时有多生气,你想想就知道了。” “我没那个胆子触他的霉头,多亏了娘娘和太子求情,你要谢就谢他们吧。” 朱柏一副我什么都懂的模样,说道:“我懂,娘娘和太子那边我会亲自道谢的。” 陈景恪相当无语,看来自己老好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但这事儿他确实没帮上什么忙。 老朱当时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谁敢求情啊。 全靠马娘娘和朱雄英才保下来的。 不过他也没有强行解释,话说到就够了,再说的多反而显得刻意。 两人重新落座,朱柏问道:“现在洛阳应该人心惶惶吧?”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大家都能预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朱柏忍不住心头一跳,说道:“我爹准备在过年的时候开启大案?” 陈景恪回道:“大分封在即,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更没有机会做了。” 他也是最近才想明白的这个道理。 一味的求稳反而会导致混乱,有时候该强硬就得强硬。 勋贵稂莠不齐,贸然分封只会祸国殃民。 等到封国起火了,大明再出兵救火,将要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甚至会因此拖垮大明。 说句自私的话,大明如何可以不管。 但他绝不允许华夏扩张的计划被阻挠。 所以,这场大清洗是必须要进行的。 而且选在大分封前夕动手,能更好的震慑勋贵集团。 如此,即便是分封了,他们也不敢乱来。 朱柏的表情更加严肃,连陈景恪都这么说,这次死的人少不了,甚至会超过当初的胡惟庸案。 然后他就想到了自己:“我该怎么办?” 陈景恪说道:“什么都不做,离开我家就直奔皇宫,见过太上皇之后就请求去探望顺妃。” “看完顺妃就假装闭门思过,谁都不要见。” “我会吩咐杜同礼,派锦衣卫去你家大门守着,这样就没人敢登你的门了。” 锦衣卫守门,任谁都会认为他被太上皇给禁足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没人敢再去找他。 “接下来,没有诏书你就一直在家待着。” “等到胡美被处刑,你再上书请求为他一家收敛尸身。” “到那个时候,事情差不多就成定局了,你也不用再躲着了。” 朱柏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这件事情他确实没办法参与,如果胡美犯的是别的罪,哪怕是造反,他都能站出来求情。 朱元璋也不会拿他怎么样,最多训斥几句,然后私下会夸他有孝心。 天下人提起此事,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句有孝心。 唯独秽乱宫闱不行,这个事儿他说什么都是错。 求情?会成为笑柄。 不求情?同样会被人看笑话。 假装被禁足,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没有任何人能指摘他什么。 “好,等会儿我就进宫,你尽快把锦衣卫派过来。”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才问道: “你说,这次分封会不会有我一个?” 陈景恪果断否决:“你现在分封,自己才华不得施展是其一。” 毕竟分封在南洋,前途受限。 “其二,也会让太上皇和胡顺妃彻底失去和解的可能,我相信胡顺妃也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朱柏不敢置信的道:“我爹和我娘还有和解的可能?” 陈景恪说道:“毕竟几十年的夫妻,还有你这个儿子在,哪有什么解不开的死仇。” “等陛下的气消了,大家帮忙从中说和,关系就缓和了。” “恢复她尊号的可能性不大,但让她从冷宫出来,将来安葬皇陵应该没问题。” “如果你能在交趾干出一些成绩,这个过程会更加的顺利。” 前三十年子凭母贵,后三十年母凭子贵。 他的功劳越大,朱元璋原谅胡顺妃的概率也就越大。 朱柏兴奋的道:“好,我知道了,这个分封不要也罢。” “我会好好的为朝廷经营交趾,争取早日让我爹和我娘和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