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别怀疑,国师绝对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 小皇帝星星眼,虽说国师大人凶是凶了点儿,但看着着实霸气和解气。 看来,小时候他矫情找茬找错了,当年就该老老实实跟在国师身后,学一两招。 然后,今天扬眉吐气,堵的所有老家伙说不出话来的就是他了。 “无事那便……” “臣有事启奏……” “如今民间关于皇上大王爷还有永固王的流言层出不穷,若放任不管,必然会有损皇室声誉。” “不知皇上有何妙计一劳永逸?” 这等流言蜚语其实大可不必放在早朝时当着众人的面提出,但奈何氏族心里不顺,就想着磕碜一下笙歌和小皇帝呢。 “朕还没有追究早朝发生之事为何会传到市井,不如诸位给朕解释一下?” “三日时间,遏制不住谣言,那便每家出一位嫡小姐送入道观当姑子吧,就当为诸位嚼舌根赎罪。” 小皇帝有样学样,把笙歌的不讲理学的淋漓尽致融会贯通。 根本都不需要动脑子想,也知道是这些官员把当日的闹剧回府后当笑谈讲给了后宅之人,一传十,十传百,到现在一发不可收拾。 既如此,那就人人有份,群策群力一起解决吧。 嗯,他是皇帝,偶尔一次不讲理,也情有可原。 笙歌默默的在心里加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若是从小把小皇帝带在身边,可能小皇帝的性子就会变成第二个她。 早朝就在这种跌宕起伏见招拆招的气氛中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笙歌也很是好奇,各位肱骨之臣会如何解决这次的流言蜚语。 既然回京,就老老实实看完这出戏,再走吧。 …… …… 饶是笙歌也没想到,那帮人处理流言的方式,竟然是混淆视听,继续编出新的流言。 也不知是哪位臭皮匠出的主意,为了不厚此薄彼,每家一则奇奇怪怪的流言。 一时间,就连茶馆的说书先生都文思泉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