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君埋泉下泥销骨-《谁其与归》


    第(2/3)页

    “是。”

    仆人答得平静而机械,无双的眸子微微沉下去。

    这事其实不值得意外。毕竟那时的司空玉,是可令世人为之倾绝的无双公子。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三岁能诗,四岁骑射,五岁驳倒太傅,六岁研练兵法,七岁习机关术,八岁谙于阴阳占星卜卦,九岁医术冠绝天下。如今更是生得丰神俊朗,高贵优雅。

    这样举世无双的男子,哪个女儿家会不倾心呢?

    无双知道,甚至有时候,连阿玘那丫头都会觉得,司空玉是无所不能的。也正因如此,她至今都不明白,“无双公子”司空玉,怎会英年早逝?

    思及此,无双心中微恸,莫名问了毫不相干的一句,“那阿玘作何反应?”

    话一出口,无双自己先是一阵错愕,心中似怔似喜。

    仆人答:“姑娘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沉吟着这一句,无双笑得微微怅然,“当真是如此。”

    他想起幼时曾听说过,这段九卿是在莫名失踪两年后,于哥哥出殡那日回到段氏继任家主,并在祖陵前立誓终身不再嫁,从此以未亡人自居,却从来不曾言明夫家为谁。

    今日想来,这段九卿定是将自己许给了司空玉,如此也便说得通了。

    无双又问:“后来呢?”

    仆人答:“阁主拒绝了段九卿,并警告她,不可打姑娘的主意。”

    “那阿玘……可曾对段九卿说过什么?”

    “回公子,姑娘说的是,司空玉这个家伙,纵然皮相再好医术再高,可他也是没有心的……”

    无双听得失笑,这的确是她能说出口的话。

    司空玉没有回应段九卿的深情。他或许真的像世人传说的那样,是没有心的,所以自然而然地,他也没有情。

    司空玉甚至对慕安说:“爻辞谷除了夙玉阁外没有人居,而夙玉阁中又没有与你年纪相仿的,如今来了个段九卿,你若是觉得寂寞,就将她拘在阁中陪着你解闷罢。”

    听着仆人的叙述,无双甚至能想象得出当时,她对这句话嗤之以鼻的模样。

    她或许真的害怕寂寞,可她也没有把段九卿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困在爻辞谷终老的道理,别回头陪伴不成反生怨怼,可就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那时,她并不知,司空玉已经命不久矣。

    所以理所当然的,当段庭病危的消息传到夙玉阁后,慕安逆着司空玉的意思,把段九卿平安送出了爻辞谷。

    ——之后又回到了慕安与司空玉二人相顾对愁眠的日子。

    又过了一年,司空玉身死,慕安避世,一避就是十年。

    再往后,便是昆仑山白水旁,慕安捡到他,带回他,养育他。

    无双蓦地觉得心疼——他竟从未想过,自己到底已经错过了她二十年,甚至更久。

    心疼之余,更是心惊:二十年不见,阿玘怎会突然找上这位段九卿?

    探访旧友?那只不过是她的借口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