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夜莺-《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


    第(2/3)页

    这位竹笛演奏家的风格兼容南北之长,功底深厚,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了华夏竹笛演奏界的翘楚,主要是因为她为竹笛演奏带来了技术上的极大突破。

    华夏古乐大多是五声调式,如果中途转调,就需要换一根其他调的笛子。

    如果要转的调多,竹笛演奏家需要带好几根笛子上台准备换,非常麻烦。而且不同的笛子音色差别很大,在演奏半音很多的西方乐曲或者现代华夏音乐时,根本不可能一直换笛子。

    有的竹笛演奏家选择加孔或者加键,让竹笛能吹出更多的音,却反而破坏了原本的音色,变得中不中洋不洋。

    如果只按半个孔,确实可以吹出半音,但音准非常容易跑偏。

    唐远乔没有像其他同行一样回避这个问题,而是选择顶着压力拼命练习,直接突破了竹笛的界限,从此之后,古今中外的很多大量半音的乐曲,在她手里都不再是困难。

    林夏选择请这位老师出山,也是考虑到她经历的特殊性。

    像《夜莺》这种“新世纪音乐”,自然应该请唐老师这种奇人来演奏。她既能吹出夜莺声线的美丽婉转,又像夜莺一样充满着对自己的坚持。

    在之前排练听到她的演奏时,林夏甚至会觉得,夜莺就在那里,她就是夜莺本身。

    灯光渐暗,在紫禁城空旷深远的夜色之中,清越悠扬的竹笛声响起。

    月夜之下,夜莺独自歌唱着,她不为任何人歌唱,也不为眼前壮丽的宫殿歌唱,仅仅只是为自己。

    曾有一则与夜莺相关的童话。

    不起眼的、灰扑扑的夜莺却拥有世间最美丽的歌喉,即使是华夏的皇帝也会为之落泪,他将夜莺豢养在皇宫里,但失去了自由的夜莺却不再歌唱,而是选择悄悄离开。

    直到皇帝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那些昔日谄媚的仆人和臣子,没有一个在乎他的生死,病榻之前冷冷清清,只有那只夜莺重新飞了回来,最后一次为他歌唱,而这一次,他终于理解了夜莺的歌声。

    “夜莺”是典型的西方意象,在西方文人的笔下,她拥有美妙的歌声、悲惨的命运和倔强而不服输的性格,因为习性,很少有人目睹她的真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