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辽穆宗耶律璟屯兵边境,秀起肌肉,北汉皇帝刘钧彻底崩溃了。 他哪里有胆量跟“父皇”决裂,赶紧遣使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前往“谢罪”。 “下不再犯,希望‘父皇’给北汉一次机会。” 刘钧派出的一批又一批进贡的使者到辽国,都被大辽给扣下了,无一回还。 “看来,这是没玩没了了!”,刘钧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呼吸。 本来就是小国寡民,为了应付辽国的贪欲,北汉国库早已见底,只得一如既往地从百姓那里横征暴敛。如果问天下哪里的老百姓日子最苦,没人跟北汉抢第一。 就在刘钧一筹莫展之际,有侍卫来报,五台山菩萨顶继颙大师来了。刘钧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赶紧出殿迎接。 继颙,俗姓刘,深州东寿(今河北献县)人,出身将门世家。燕主刘守光之子,后来家庭遭遇变故,继颙到五台山出家,潜心学习各种经论,后晋时期,游化东京,曾在大相国寺讲解《华严经》。 五台山地处北汉境内,与契丹毗邻。北汉立国后,财政困难,继颙经常拿出自己往日积蓄,解救北汉的财政危机。 刘钧即位后,授继颙为“五台山十寺都监”,赐“广演匡圣大师”、鸿胪卿,参与国政。经过考察,继颙在五台山华严岭发现了银矿,在朝廷的支持下,于团柏谷中建立冶银工厂。炼出的银子,一方面佐之国用(北汉国家财政将近一半取之于此),另一方面进贡给契丹。 继颙每年还向契丹买马数百骑,献于朝廷,以解决北汉军队缺马的问题。每逢三八,继颙还在五台山普施温汤,举办四众无遮粥会。继颙是一名宰相兼实业家的高僧,人称“山中宰相”。 继颙的到来,让刘钧又看到了希望。他给刘钧出了个主意,向契丹送去五百匹“马苗钱”,约合白银五千两,说是这些年,从契丹购买的战马生下了很多小马,北汉不敢独享,这些银子是全是孝敬“父皇”的,拿走,不谢! “陛下,银子已备在殿外,请皇上抓紧时间办理吧。”继颙说完,挥手向外一指。 刘钧按照继颙大师的主意,又给穆宗耶律璟送去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这对耶律璟来说着实是个意外惊喜,他很满意,随即下令撤兵,同时将北汉的使者团释放回国。 刘钧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倒在龙榻上。 北汉没能力攻打大宋,不等于大宋也不打它。 赵匡胤要到南郊搞祭祀,为了防止北汉出兵干扰,就先出兵把北汉打一顿。“上将有事于南郊,命沿边诸将分道略北汉境”。 可怜的刘钧,南怕赵匡胤,怕大宋兵哪一天又打过来;北畏辽国,不得不忍气吞声、唯唯诺诺;西面有党项,经常入境劫掠;加上国内愤怒的百姓,如此的内忧外患,纠结困顿,他这小日子过得,除了提心吊胆,就是彻夜难眠。 开宝元年(968)七月,中国最后一位“儿皇帝”,北汉国主刘钧,在受了十四年的“夹板”窝囊气之后,忧愤成疾,绝望而死,享年四十三岁。他的外甥兼养子刘继恩继位。 ◆ 刺驾 刘继恩本姓薛,父亲薛钊,母亲是北汉世祖刘崇的女儿刘公主。 由于薛钊长期得不到刘崇的重用,心中不畅。妻子刘公主越来越看不起自己这个丈夫,经常住在宫里不回家,薛钊想见她一面都难。 一次,薛钊喝的有点多,酒壮怂人胆,腰挂佩刀来找公主。 争执当中,薛钊一不小心佩刀出鞘,把刘公主划伤了,薛钊担心皇上老丈人怪罪,便畏罪自杀。可怜薛继恩小小年纪便没了父亲,他的舅舅刘钧将其收为养子,改叫刘继恩。 刘继恩的母亲刘公主,后来又改嫁何氏,生子何继元,后来何氏死了,何继元也被他的舅舅,“带娃一哥”刘钧收为养子,改名刘继元。 刘钧在位时,任命刘继恩为太原尹,由于刘继恩资质平庸,刘钧就常常对宰相郭无为抱怨,说刘继恩无治国之才。 刘继恩虽然比较软弱,却十分孝顺。每当刘钧患病,刘继恩总是忙前忙后,亲自照料,泪眼婆娑,那架势像是天塌了似的。这样的孩子如何不招人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