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比绝望,和张良一起潜伏了那么久,对于后者的字迹,韩成一清二楚。 更加清楚,这就是刚刚刺杀时候,张良立刻发出的!不然小圣贤不可能那么快知道消息! “我也不相信,但这就是事实。” 语气复杂,孔贤站起。 看着韩成,也看着魏君,楚君等其它五国贵族。 “信件是没有说明任何的原因,也没有说最后的结果。” “但按照我和张良曾经的相交经验来看,认为是真的可能性起码在七成以上!” “至于说动了冒顿单于的理由,我也不知道,但几乎肯定和一定是最近那位声名鹤起的王远有关!” “你们对于王远,还是太过轻视了!” “当然,最后要如何抉择,全看你们自己。” “而我们儒家,这一次仅仅只是把结果告知诸位,不站任何的立场。” 说罢,孔贤不再说话,把选择交给了众人。 张良是儒家的人,而孔贤也仁义至尽,已经把能做的基本都做了,现在就看其它人怎么走了。 是造反,还是继续蛰伏,一切的选择都摆在明面上! 场中再度安静,除了韩成还沉寂在崩溃之中,其它五国贵族都一阵的发青。 这种选择,要他们怎么做出? 别说仅仅只是一个情报,就算是实打实的事实,也是无比艰难的选择。 至于那个王远,虽然提高了两百一十贯的悬赏,可是他们还是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这就是五国贵族的骄傲,或者说是奴隶制的残留,在他们眼中,自己和普通百姓是不一样。 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而已,有什么值得重视的? 这种看法一直都没有改变,而等到他们意识到自己错误的那一天,一切都已经万事皆休。 什么是六国余孽? 如果他们真的愿意和平,就不会揭竿而起,试图反抗暴秦。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要只是曾经的地位,只是曾经特权,只是曾经的高不可攀,而不是天下百姓的幸福! 所有的矛盾,最终都是利益的矛盾! 烛火慢慢燃烧,没多久便是一宿过去了,诸国贵族也开始离开,不再停留。 而哪怕临走,六国贵族,以及诸子百家都没有任何的回复。 这一次的会谈,注定是无疾而终。 而送别诸国,孔贤站在小贤庄外,看着他们离去的马车,眼中闪过奇异,迎风而立。 身后,颜崆跟上,刚才他一直不怎么说话,但现在他忍不住了,细声询问: “孔兄,我们这一次真的什么都不能做吗?” “张良说动了匈奴,暴秦的江山肯定会风起云涌。” “那些六国余孽虽然嘴上没有答应,但其中肯定会有人忍不住出手。” “他们不可能会畏惧暴君,更不可能畏惧王远,只会一心想要复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来就已经让我们无比被动。” “如果我们儒家慢了,恐怕在未来会举步维艰。” 说着,话语微微一顿。 “孔兄,我是真的看不懂。” “而那样的话,就永远都恢复不了分封制了,郭于越的执念也会......。” “颜兄,你想多了。” 出声打断,孔贤含笑回头,没有任何的迟疑: “郭于越代替不了我们儒家,张良也是如此,他们什么都不算!” “真正的儒家从始至终都是天下大同!哪怕我们小贤庄覆灭,我死去,这个目标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只要有人怀着大同之心,那他就是大儒!” “儒家传承从来都是思想!” “郭于越认为恢复分封制是天下大同,张亮认为倾覆暴秦就是天下大同,这些不过都是各自的执念而已。” “所谓的圣人,是愿意为了心中信念而死!” “我一直都在等待着这一天!” “孔兄,你不要乱说话。”颜崆有点紧张,手心全是汗水。 “君子不能轻言而死!” 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是很忌讳死亡,尤其孔贤还是圣人仅存不多的血脉。 如果孔贤死去,那么圣人血脉很可能就此凋零。 这是儒家无法承受的损失! 颜崆很是担忧。 “哈哈!” “何必在意这些虚妄?” “圣人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贤轻笑,无比洒脱,和颜崆的紧张不一样,倒是完全不在意。 “而且现在的暴君已经不是我们之前认识的暴君了。” “秦的未来,完全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如果这一次,秦国输了,那我们儒家就立刻隐世,避开六国。” “如果赢了呢?如果暴秦真的压制了匈奴......” 颜崆忍不住接话,语气颤抖。 “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那我们儒家立刻就入咸阳,拜大秦!承认李斯是当世大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