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行之看到这里,心里一笑,站起身来,说道:“二郎,咱们去放风筝去!” 二郎咋一听到这话,便立马站起身来,连杯中未尽的酒液也不管了。 李行之从旁边拿过昨日他亲手制出的风筝,到了一处平地,让二郎拿着大鱼模样的风筝,李行之牵着线头,迎着风,跑了起来。随着李行之‘放’字一出口,风筝便斜着、向天上飞去! 正是迎风坡头,风力强劲,都无需李行之如何动作,放开线,风筝便往远处飘去。只见李行之慢慢的放着线,一紧又一松,斜在远处的风筝,便迅速的拔高了起来,不时的,风筝上还传出筝的奏鸣,似有人在天上奏乐!着实有趣! 远方的人看到这飞起来的事物,颇为惊奇。有些人向这边走了过来,想要探个究竟!王秀才也站起身来,看着那越来越高的风筝,一脸的深思,一斟一酌之间,暗藏着些感伤与怀念。 第一只风筝已经飞了起来,还剩下一只风筝。李行之让二郎牵着线头跑,他在后面拿着风筝,只待放飞。 燕子风筝比大鱼的风筝更容易放,很快便飞了起来。 李行之眼看着风筝渐渐拔高,突然,一阵邪风自左边吹来,风筝被带的一侧身,一头就栽了下来,直直的砸到地上,也狠狠的砸到二郎的心头。 二郎看着破了头的风筝,一脸的沮丧,脸色苍白,有些落寞,看得李行之颇为心疼。 李行之摸了摸二郎的头,笑着说道:“没事,风筝还没坏,我教教你,很容易就可以飞起来了。” 在李行之的指导下,燕子风筝很顺利的飞了起来。毕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在收放之间,要注意些风的吹向。 看着越飞越高的风筝,二郎也开始高兴了起来,他看着飞高的风筝,一脸的向往,也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 “耶耶,你快看,这里,都已经飞起来了。”这时,一个颇为稚嫩可爱的声音打破了这里的气氛。 声音颇为熟悉,引得二郎转过头去,一个头戴薄纱的可爱小人儿出现在了山坡前。后面还跟着一个侍女和几个健奴。待到李行之转头看时,便看到了一个头戴长罩纱的女子和那日在破庙里遇到的崔县令。 待得几人走近,李行之才迎了上去,笑着抱拳道:“崔县令近来可好啊!” “好、好,可是托了李家大郎的福啊!”崔县令抱拳还礼。 这时,二郎已经走了过来,不卑不亢的向崔县令行了个礼。 崔县令一见面前的小童儿,举止之间颇有礼节,浑然不似当初在庙中的怯怯的小家子气,似乎脱胎换骨了一般。崔县令满意的点了点头,“二郎读书可用功?不知请了夫子没有?” “请了石老夫子过来叫他些经义。”李行之在旁边说道。 二郎和崔家的小娘子开始还有些生疏,不久,两个小人儿就在旁边嘀嘀咕咕的说了起来,颇为热闹。 李行之也被崔县令一通胡扯,崔县令的学识倒是让他颇为佩服。李行之不敢在那些经义诗词文赋上与崔县令多谈,虽然他最近看了些书,但是久了难免露出马脚,所以专挑着些野文轶事来说,倒是让崔县令大开眼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