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清回到国公府,顺带去给谢琼如请了个安,当然也是为了把要去金水县的事和谢琼如提前打个招呼。 “母亲,我外祖母年纪大了,平日里不爱走动,我寻思着她一个人整日闷着也不太好,准备过几日空闲一些的时候,带她们去金水县一趟,顺便了解了解庄子的情况。”沈清问道,“您和父亲要是有空,可要与我们一同前去?” “那庄子你祖母已经给了你,你自己说了算,高兴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必同我禀报。”谢琼如嘴上是想这么说,可脸上看着还挺高兴,“金水县那别院含章小时候,我们跟着你祖母不知道住了几个夏天,早就待腻歪了,我们就不去了。倒是你外祖母确实年纪不小了,你路上可要把她照顾好了。” 客套归客套,两人毕竟是婆婆和儿媳,又不是亲生母女,礼数周到一些当然没有错。 谢琼如虽说是个不爱立规矩的,往后去可以不来禀报,这第一回嘛总得表现出重视的模样。 “那好,等您什么时候想去了,我再随时陪您去。”沈清笑着说道。 谢琼如倒是想起什么,问道:“我听说这回那位钱大姑娘,买了一批粮食主动跟着官府到南边赈灾去了?现在京城里,许多人都在称赞,说那钱大姑娘虽是个女子,却心怀家国,一点都不输男子呢。” 这话也只是不知情的外人说说,谢琼如哪还看不出其中猫腻,前阵子沈清就因为钱灵慧受伤的事,特地跑了一趟李府。 都不必沈清回来和她说,沈清找上门去揭沈莲莲的短的事,顺着风就传进她耳朵里了。 沈清无奈一笑,“母亲,您也知道了?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父亲与那钱大姑娘的事怕是不成了,朱婉宁那边虽说没有证据,但据我所知,我去了李府不久后,李府就偷偷派人送了一大笔钱财给钱家。钱灵慧只留下一封信便去了南边,便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 “真是那朱婉宁做的?”谢琼如心里早就有了猜测,只是不敢确定。 听沈清这么说,哪还有不明白的。 她皱紧眉头摇了摇头,“那个女人真是阴魂不散,这事还真不能怪钱家。你父亲若想再找,寻一个合心意,又不怵朱婉宁的谈何容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