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得,一看她这架势,就知道最近又懈怠了。 陈景乐这段时间确实太忙,没什么时间关注陈绮云的成绩,本想着凭借之前的基础,只要认真学,应该差不到哪去。 可他漏算了一点,小孩子的自制力没有那么强,需要家长时刻监督,同时设置一定的学习成绩奖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之前答应陈绮云的各种奖励,都陆续兑现了,包括上次月考的。 奈何上次月考已经过去有段时间。 他看向李北星。 李老师瞟一眼陈绮云,悠悠道:“没听说其他老师打她小报告,应该只是还没开始复习。” 陈绮云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你看你看,家里有人是自己老师就是这样,而且这个嫂子还是她自己选的。 简直是搬石头砸自己脚,自作自受啊。 陈景乐笑说:“那就这两天以及周末两天帮你好好复习一下,争取期末考个好名次,过年多给你点压岁钱,不告诉你爸妈那种。” 陈绮云眼睛一下亮起。 看吧,对付这小豆丁,还得是上奖励才行。 …… 陈景乐辅导陈绮云功课已经好几个月了,可以说手到擒来。 虽然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在教辅机构待过,但他通过系统学那么多教学类知识技能,不是摆设。 比较弱势的数理化科目,现在也点到高中知识水平了,用来辅导陈绮云复习初中知识考试,绰绰有余。 至于擅长的文科类跟外语类,就更不用说,手拿把掐! 不过陈景乐是更希望陈绮云以后能走理工科路线,毕竟文科真的死路一条,特别是在南东省学文科,除了考公,没有其他出路。 当然,也尊重她自己的选择。 只能说适当引导吧。 目前来看,她对理科的兴趣以及成绩都还是可以的。 陈景乐应该庆幸陈绮云不是笨蛋,在学习方面的天赋还是不错的。 这年头很多家长辅导孩子功课辅导到崩溃。 孩子可能确实比较笨,学不会,再就是家长的教学方式有问题。 陈景乐是学生时代过来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大多是上课没认真听讲,下课又不自己复习学习的知识点,导致部分知识点缺失。 这种情况下,遇到需要这部分知识点作为前置条件的新知识,更加学不会。 日积月累,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最后人就显得越来越笨。 好比盖一栋房子,地基打得还可以,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得不错,但是到第二层就有两根柱子缺失了,承重墙也没有砌好。 这种情况下,莫说要把房子盖到五层以上,就是盖第三层,都够呛。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之前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缺失的部分填补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陈景乐之前刚开始辅导陈绮云作业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花时间先把以前的知识点全部复习一遍,查漏补缺。初二的不会就回头学初一的,初一的都不会就学小学的。 只有把基础的知识体系构建好,后面的路才会好走。 如果连最最最简单的知识点,比如一年级二年级这种都学不会,怎么办? 就要考虑是否是病理性因素,是否需要医生介入了。 比如像多动症、注意力无法集中、阅读障碍等等,都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家庭教育就能解决的。 陈景乐之前有个同事的儿子,就是比较严重的多动症,要长期吃药。 这类问题比较麻烦。 再就是人要学会接受父母的平庸,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以及学会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 很多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指望两只麻雀能生出一只凤凰。 这样的概率不是没有,但很小。 发火是最没有用的,更别说动不动就大吼大叫,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更加厌学。 …… 相比陈绮云,她哥哥陈景浩就属于家庭教育失败那种。 二叔二婶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上一代,秀姐的成材,其实跟他俩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们会经常拿秀姐来当例子,教育陈景浩跟陈绮云,这就有很大问题。 没有谁会喜欢被别人拿来比较,还是被贬低被训斥的那个。 即便对比的是自家姐姐也不行。 如果不是陈景乐介入,陈绮云大概率也会步陈景浩的后尘,厌学,然后成绩越来越差,早早步入社会。 可惜了陈景浩,虽然现在工作也还好,但确实挺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