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 对路恬坦白-《穿越之暴躁毒医不好惹》


    第(3/3)页

    她不管路恬是不是真的知道她的意思。但是,荀尘若是来找她的麻烦,就别怪她真的动手了!

    *

    同一时间的路府

    元氏知道路恬出门了,也听说了京城的混乱。

    她心里担忧,却不会拦着路恬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夫人,这高家还不错,知道姑娘爱吃新鲜的玩意儿,说是前段时间发现了一处竹林,里面有不少竹笋,到时候把那块地送给姑娘呢。”

    辛嬷嬷从外面进来,看着大厅里的元氏,笑着道。

    元氏放下杯子,站起身,晃了晃发酸的脖子。

    “这高家确实不错,很多事都按照恬恬的喜好来。虽然说知道是为了高家,但,做法倒是让人讨厌不起来。”

    别人对她的女儿好,她自然开心。

    “夫人要不要先尝尝?高家让人送了一些过来呢。”

    元氏颔首,起身往外走,“行,咱们去看看。”

    若是真的新鲜,晚上再让厨房那边多做一些出来。

    主仆三人说着话出了大厅,身后田嬷嬷抱着元氏看过的账册跟在后面。

    迎面碰到一个府里的小丫鬟,辛嬷嬷随意的看了一眼,眉头微微隆起,把人叫住。

    “你是哪个院子里的丫头?怎么没见过你?”

    这府中的下人她都认识,眼前这个还真不认识。

    问着话的同时,辛嬷嬷隐隐站到元氏前面,带着几分防备。

    那边的田嬷嬷也缓缓和元氏换了一个位置,把元氏护在身后。

    这几日京城不太平,万一端亲王的人混进来对夫人不利,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我是......”

    “荀尘?你是荀尘吗?”元氏突然出声,问着那个丫鬟。

    这路家有多严密她是知道的。而且,府周围都洒了毒药,就连端亲王派来的那些高手都进不来。

    如果说真的有人能轻而易举的进来,也就只有荀尘了。

    加上她也知道荀尘的易容术非常高明,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所以,眼前的人十有八九就是荀尘假扮的。

    荀尘看着元氏眼底的笑意,愣了一下,有些不由自主的点头承认,声音也变回来自己的声音。

    “伯母好眼力,一下就看出了是我。”

    元氏听到荀尘承认,扒开挡在身前的田嬷嬷和辛嬷嬷。

    “你这孩子又易容了?我听恬恬说,易容对脸上的皮肤不好。之前发白的脸色刚刚恢复没多久,若是没必要,还是用自己的脸,咱又不是见不得人,对不对?”

    元氏眼底和语气都带着关心,还上前拍了拍荀尘的胳膊,“你什么时候回京的?恬恬知道吗?”

    荀尘张张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元氏的关心他看的出来,也听的出来。

    这两年,除去去古墓的一年,只要他在府中,元氏一直都把他当成自己儿子一般在关心。

    “怎么了?是不是刚回来,还没有告诉恬恬?你这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吗?!”元氏说着,自己笑起来。

    荀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些半推半就一般的轻轻点了一下头。

    元氏看此,觉得自己说对了。

    “好了,那孩子刚刚出门,好像是医馆那边有事。你的事情应该办的差不多了吧?走,去换衣服,中午让厨房那边做几道你爱吃的菜,咱们边吃边等。”

    元氏的热情让荀尘推辞不了,顺着元氏便跟着往前面院子走。

    路府给他专门准备了一个院子,与路言的院子差不多,元氏也像多了个儿子一般的照顾他。

    荀尘心情有些复杂的换回衣服,露出自己本来的面貌。

    “悄悄,你这几个月出去又每日易容吧?脸色又开始透着不健康的白色了。不过,也还好,这几日就在家养着,用不了多久就能好了。”

    家~

    这个字,让荀尘心口微微波动。

    以前元氏也说过,以后这里就是他的家,让他随意。

    可是,此时此刻听到这个字,他总觉得自己有些不配。

    他之前还想杀恬恬......

    “怎么还发起呆来了?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

    元氏看出荀尘有几分不对劲,关心的问着。

    荀尘摇头,“没有,伯母放心吧,我都能解决。”

    元氏也没放在心上,走在稍微前面一些,“你们这些孩子都喜欢逞强,很多事情自己处理也不告诉我们。”

    “我知道我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你若是真的有什么心事,或者关于你的终身大事之类的,都可以跟我说。”

    “你是恬恬的师兄,也就是她的哥哥,等于是我的儿子。若是有喜欢的姑娘了,告诉我,我帮你张罗那些事情,明白吗?”

    荀尘听着,眼睛不由快速的眨了几下,带着几分惊讶,几分哭笑不得。

    他真不是在为这些事情烦扰,而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

    想到师妹之前故意骗他,他心里就有些说不上的浮躁。

    师妹是他第一个当作亲人的人,可,也是骗他才让他认可了这么一个师妹。

    所以,在面子上,在尊严上,在心理上都有些难以接受。

    有可能是他想的太过浮夸。

    但是,心里的真实感受告诉他,就是这样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纠结着这件事的原因。

    “伯母,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