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惜掀桌-《续汉祚》


    第(1/3)页

    “哦”,王允不动声色,看刘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太傅,大汉譬如一艘巨轮,成哀之世,腐朽不堪,世祖修补,焕然一新。黄巾乱后,已然千疮百孔,又经董贼肆意荼毒,更是内里败坏。看上去安稳行驶了四百载,实则随时可能触礁而亡。朕虽为船主,然而年幼德薄,见识低浅,还需太傅与朕勠力同心,掌舵护航。”

    刘协先是阐述事实,拍通马屁,接着沉声说道:“犹如沉疴入骨的病人一般,只能慢条斯理,缓缓调养,逐渐涵养元气,待身体稍微恢复,才能徐徐施展动作。小子以为,当此之时,万万不可猛药治疴,非但不能药到病除,反而可能一命呜呼。”

    听到刘协危言耸听,王允面色不愉,瓮声瓮气道:“陛下此言,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如今众正盈朝,百废待兴,正是天下士人嗷嗷待哺,翘首以待朝廷振作之时。若不兴利除弊,岂不令天下寒心,关东失望?”

    三观不合,无以为继。王允还沉迷在大汉烈火烹油的繁华盛景之中,下意识不去面对衰败凋零的王朝末世气象。刘协放弃了叫醒睡梦中人的建议,顺着王允思路问道。

    “以太傅所见,朝廷该如何振作?”

    除董之后,王允满胸膛的抱负无以施展,一直闷闷不乐。如今小皇帝既有此问,王允也不管他深夜前来的初衷是为什么,一股脑将胸中所想全盘托出。

    “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世祖中兴以来,汉室屡屡重用外戚、阉宦,以致山河倾颓,国势日衰。以致有武夫坐大、太阿倒持的劫难。”王允满脸痛心不已。

    “老夫与吕布、士孙瑞苦心孤诣铲除董贼,却不知陛下为何不信用老夫,反而宠信钟繇、荀攸等颍川小儿辈。不止如此,在惩处逆党、重振朝纲上举棋不定、犹豫再三。不思安抚士庶,反而与武夫为伍。不信用吕布,反而宠任老而无勇的皇甫嵩。陛下须知,当日董卓带兵入雒,关东袁绍蜂拥迭起,皇甫与盖勋拥兵三万虎踞三辅,若是皇甫听从盖勋劝告,提兵向雒,东西夹击,董贼岂能嚣张?还不是他昏聩无用,坐视成败。”

    刘协听完,沉默无语。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王允口中懦夫的皇甫嵩,在刘协看来恰恰是忠贞的表现。袁绍等人借口伪造的三公命令,直接兴兵剑指雒阳,与造反何异?反而皇甫嵩恪守臣节,虽然憎恶董卓,却无诏不妄动刀兵。这种组织纪律性殊为难得。刘协不禁对皇甫嵩评价又高了一分。当然,这些话他不会对王允言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