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直趋华阴(上)-《续汉祚》


    第(2/3)页

    此外,昔年董卓入雒,只有三千兵马。兼并了丁原的并州系、何进旧部、西园八校尉、三河五校、羽林虎贲,又汇合了凉州故旧,这才滚雪球般成长为十万之众。所以牛董特别是李郭麾下有大量的旧日帝国禁军。

    将这些人拣选出来单独成军,作为军方第三股势力,独立于皇甫、吕布之外,作为皇帝直辖的军队。这是刘协不足为人道的心思。而且,将领人选他已经初步圈定,除徐荣、张辽外,还有数名万人敌。

    不过这都是日后的事了,现在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先取得胜利,巩固诛董的成果。

    大军开拔,日行五十里堪为精卒。虽是内线作战,时间也十分紧迫,但为了磨合军队,皇甫嵩还是选择了较为稳妥的日行四十里。刘协虽是内心有些焦虑,担心牛董甚至与李郭合流,但还是选择相信专家的做法。毕竟,历史上皇宋赐阵图导致失败的教训太过深刻。

    段煨部驻扎于华阴,距离长安不过二百里。按照行军速度,五日即可抵达。

    沿路行军,刘协依然仿效当日在皇甫部的做法,与士卒同嚼一块饼,同吃一碗汤,亲民作风、爱兵作派,让习惯了上下尊卑、贵贱有别的士卒们感动莫名。王大端着皇帝亲手给他盛的一碗肉汤,想像别人一样开口说些吉祥的道谢话,可口拙舌笨,到嘴边的话语却说不出口,只能目不转睛的注视皇帝的背影,麻木的心灵微微泛起涟漪。

    想想即可知,后世大领导们调研,能够握个手都激动的好几天不舍得洗手,更何况是人生而有别的古代,堂堂一国天子呢。况且,以王大浅薄的见识,族长、乡三老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即使是曲军候这般天上的人,也没有像天子一样如此平易近人、关怀备至。

    王大是京兆尹长安县人,自幼父母双亡,家里原有十几亩薄田,但连年天灾要么大旱、要么大水,族中长老也无力供养他,为了活命,便替他做主将田地陆续卖给了乡三老,一个五铢钱也没见,不过是混了几顿饱饭而已。

    等他长到十岁,田地已然卖光,他便开始在那位三老家帮佣。虽然长期饥一顿饱一顿,但却没有耽误他长高。三老见他性格木讷、忠厚老实,又看在同乡份上,便让他负责耕种包括他所变卖土地在内的农地。

    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了五六年,居然长成了一个半大小伙子。有道是半大小子,饿死老子。王大的饭量变得很大,三老给予的口粮堪堪够他塞牙缝而已。就在王大每天饿着肚皮劳作时,有一天,三老将他唤去,交给了县里来的差役,糊里糊涂的他就成了长安虎牙营的一员。

    他不知道的是,官府原本征兆的是三老家小儿子,因为传言虎牙营将向西与如狼似虎的凉州人作战,故而三老舍不得让儿子从军,便买通县吏,让他顶替入营。县吏看王大虽然瘦弱,但个子高大,便也大笔一挥,将征兆人员姓名改为了王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