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伐蜀之议-《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我燕国想要平定蜀地,务必要小心了又小心,万万不可莽撞行事。”
在场众内阁大学士闻言皆面色凝重,显然众人深知蜀道之难。假若没有天险阻路,成汉根本就不足为虑。恰恰因为蜀中地理艰险,才让燕国上下对南下灭成汉一事,顾虑重重。
汉末时弱小的蜀汉不就靠着蜀中地理之利,硬是与强大的曹魏对峙了数十年,燕国绝不愿重蹈曹魏之覆辙。
“不知参谋部对此有何对策?”首辅裴嶷眉头紧皱顾虑重重。
“考虑到大战一旦打响,崎岖狭小的栈道难以大规模转运粮草,故而参谋部认为此战兵贵精而不贵多,经枢密院商议后认为,大约有十万兵马入蜀即可,而且主力以步兵为主、水师为辅。”
“还要调水师?”
“仅靠栈道根本难以满足前线大战之物资、兵力需求,而蜀地又有嘉陵江这样纵贯蜀地的大河,若利用得当,定会对大战产生好的影响。”
“不知枢密院打算分几路入蜀?”
“大军共分左右中三路,左路军以长安为大本营,从长安、郿县、武功沿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入蜀。”
“考虑到这三条栈道皆是人所共知的秦蜀古道,历来为人熟知,只要李雄不傻定会布置重兵把守相关要隘。因此,左路军从一开始就是疑兵,起到牵制、迷惑敌人之作用,为其他两路大军南下赢得战机。”
“中路军于秦州上邽设大本营,明着是从陈仓道东进阳平关,其实暗中则遣精锐偷渡阴平小道。”
“偷渡阴平小道?鲁尚书,邓艾旧事才过去不久,你不会以为成汉上下全忘记了当年蜀汉是怎么亡国的吧?”
面对众人的质疑,鲁昌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诸位莫急,其实说起来中路军也是疑兵。”
“什么?!安排两路皆是疑兵,想来真正的杀招肯定就是右路军了?不知右路军行军路线有何高妙之处?”
提到右路军,鲁昌面上突然露出几丝犹豫,他沉吟片刻方开口道:“之所以安排右路军主攻,多亏了燕国早早收复了西海高原,并征服了高原上大量羌人部落。”
“经过与已归化的羌人首领交谈得知,原来在茫茫高原密林深处存在着一条秘密小道。这条小道据说是高原上羌人部落南下蜀中与汉人贸易自发形成的,只因所过之处皆为羌人部落,故而除了羌人熟知外,外人根本无所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