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练兵-《诸天之从九叔世界开始》


    第(1/3)页

    时间缓缓流逝,回到太平乡的傅渊默默的练着自己的兵。

    对于他们,傅渊一开始也是一视同仁,不以本命之气区分,给予他们所有人同样的机会。

    可是后来傅渊却发现,人与人真的是不同的,有些人是天生的谋士,运筹帷幄;有些人则是天生的将领,冲锋在前;有些人则是天生的统帅,坐镇大军之中,掌握乾坤,翻云覆雨。

    当然,以上的人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能作为小兵,作为一个最基础的数字存在。

    谋士,武将,统帅,这是三种完全不同领域的存在。

    很多人以为谋士其实就是统帅,或者可以胜任统帅。

    但傅渊想说的是,其实并不是。

    绝大部分谋士都无法做到如统帅那般心思果决,沉稳魄力,更不知道该如何用兵,如何排兵布阵,指挥调度。

    他们只适合提意见,出策略。

    如果真让他们单独领兵打仗,那就是纯粹去送菜。

    你看三国中,那些比较出名的谋士,如郭嘉,戏志才,荀攸,程昱,法正等人,有谁作为统帅单独带兵出去打过仗?

    没有!

    以曹操、刘备的识人之能,都没有让自己麾下谋士带兵出去打仗。

    因为他们知道,谋士的职责就是单纯的随军参谋,出谋划策。

    当然,也有纯谋士被刘备安排出去打仗,那就是凤雏庞统,结果一出去就被敌人流矢射杀。

    你一个统领全军的统帅,作为进攻的一方,竟然跑前线去被敌人流矢射杀?

    真是自己找死。

    弓箭的有效杀伤距离很短,抛射的话一般在四百米以内。

    制定好了战略后,你一个统帅跑战场四百米内去干嘛?

    你作为统帅,根本用不着冲锋陷阵!

    庞统作为凤雏,有卧龙诸葛亮这个同行的承托,名声很大。

    让很多人以为他跟诸葛亮一样厉害,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只可惜并不是,他的能力差诸葛亮太远太远。

    在傅渊看来,庞统要么命格不够,是另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被人过度吹捧,导致其虚有其表。

    又或者只是一个还未成长起来的高潜力新手号,只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完全不能认清自己的真正实力,只想要快速拿出成绩证明自己,结果却将自己陷入险地被杀!

    但这已经不得而知,全都是傅渊的臆想。

    至于如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耳熟能详的大佬中的大佬。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全能型人才,上马是最顶尖的统帅,能统千军万马,下马能治国安邦,军政一把抓。

    至于周瑜?

    三人中,就他只点了统帅属性,对于政务就差了许多。

    不过江东虽然没出如诸葛亮和司马懿这种全能型人才,但却出三国最优秀的统帅,如周瑜、吕蒙、陆逊等。

    这三人都是三国一流统帅,对天下大势变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都是身怀大气运之人。

    统帅的任务是从谋士给出的数条计策中,选出一条他认为最优秀,最可行的,并将之贯彻下去。

    统帅可以作为谋士使用,但谋士却不能作为统帅支配。

    一旦出错,那可是要出大问题。

    至于武将,那是最基础,最普通的。

    当谋士给出方案,统帅做出抉择过后,武将只需要一丝不苟的执行就好了,他只负责局部战场。

    一旦战场有变,统帅会有令旗或者鼓声指引。

    这就是所谓的千军易得,一帅难求。

    一支部队,统帅最重要。

    具体请参考国产抗日战争片——《亮剑》。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李云龙就是一员猛将,局部战争执行力很强,几乎没有对手。

    上面的更高层如101,副指挥,旅长等,都是一员合格的统帅,着眼整场战局,从中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而傅渊也是根据这种情况给自己手下的人做出了相对合理的选择。

    根据命气划分,白色本命之气不消多说,没有资格让傅渊特别对待,全都是最前线的大头兵,只需要听伍长,什长,队正指挥便可。

    从淡红色本命之气开始,傅渊根据各人的能力因材施教。

    天生神力的肯定是猛将的路子,只需传授军中武艺和兵书即可。

    军中武艺与江湖武功大不相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