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大丈夫生于乱世之间-《秦时:剑问明月》


    第(3/3)页

    同时,一个之前在秦军中并没有多大名气的名字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王翦。

    时间来到秦王政的二月末,联军主力已经深入秦国颍川郡地界,越过了洛邑城,直扑重镇宜阳而去。

    此时的吕不韦也已经离开了咸阳相国府,前往秦军的蓝田大营,将带领十五万精锐前往函谷关。

    蒙恬,这位蒙家的第三代核心子弟,已经十八岁,也即将走向战场,以一个小卒的身份。

    蒙家属于蒙恬的小院中,蒙恬身着秦军的制式战甲,正踌躇满志的举起酒杯,对杨明道:“可惜,这一次还是不能与伱一起并肩作战,真的是遗憾啊。”

    “你若是信得过我的话,就留在咸阳。”

    蒙恬在临行之际,只将杨明邀请至此,可见杨明在蒙恬心中的分量,对于这样的好友,杨明自然也不吝啬,于是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难不成甘泉宫缺一禁卫吗?”蒙恬难得地开起了玩笑道。

    “如果我说是呢?”向来喜欢好玩笑的杨明此时面对蒙恬的玩笑,却是十分严肃地说道。

    蒙恬闻言也收起了戏谑之色,作为杨明在咸阳城最好的朋友,杨明在了解蒙恬的同时,蒙恬也十分了解杨明,见杨明如此神色,蒙恬哪能还不知道杨明的态度。

    “这件事情可不是开玩笑。”蒙恬凝重道。

    “你若信我,就留在咸阳,到时候我会让你明白一句话。”杨明道。

    蕞城一战,对杨明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杨明又怎么可能忘记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蒙恬。

    “什么话?”蒙恬追问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杨明回忆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蒙恬默念着,随即将杯中酒意一饮而尽,感觉到一种来自灵魂的颤栗感,这句话岂不正是说在了每一个有着抱负的少年心中了吗?

    “好,那我就留在咸阳,等杨明你带着我立那不世奇功。”蒙恬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