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看到周铁衣甚至愿意将得力的主笔都让出来吗? 而且相比于有花魁,珍宝,让圣上犹豫该不该落笔的《天京报》,《法治报》是最适合圣上落笔的报纸,还能够帮助圣上收拢法家之心。 这一番操作,就算自己不为周铁衣请功,圣上也必须要奖赏周铁衣,还要大赏特赏。 这才是君主心中完美的臣子表现。 不仅完全达成了圣上撕咬儒家的指令,还自己限制自身权柄,帮助圣上制衡三家,又收拢法家之心。 青空规觉得自己以前对人的评价完全无法用在周铁衣身上了,至少这两个月周铁衣对权谋的把握,对世事的把握,都已经超出了自己这个司律的见识,让自己现在都需要认真学习,潜心研究。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青空规再次想起这番话,又有了新的体悟。 他现在也不纠结该怎么和董行书解释今天的事情了,那《醒世报》不办也罢。 不是我青空规不坚定,奈何这小子给的太多了! 相信你董行书也一定能够理解我的难处吧! 他看向梅俊苍,笑叹道,“你之能力,有目共睹,老夫自然也不能质疑什么,不过……” 青空规看向周铁衣,“这《法治报》是用书面文来写,还是该用你的白话文来写?” 今天的《天京报》上,趁着天京的文人墨客暂时偃旗息鼓,周铁衣顺势在《天京事》一版,用周树人的笔名提出了‘白话文’的概念,写了一篇《论白话文启蒙百姓》的文章。 周铁衣笑着反问道,“那司律以为,这法家定的法条,是给为官的看,还是给百姓看?” 青空规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叹道,“都要看。” 周铁衣说道,“这就对了,那不如写两份,让我这弟子用白话文每期都翻译一部分《大夏天宪》在《法治报》上,司律您从旁矫正,辅以具体的判例,大家愿意看哪份,就看哪份,到时候再教谕天下百姓,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届时可天下大治!” 天下大治! 这就是法家最高的理念,也是法家一品,现在我告诉你道路了。 但前提是你得让我弟子参与修订《大夏天宪》。 周铁衣放出的计谋是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如同疾风骤雨。 这一次青空规没有立刻答应,即使面对大治这个诱惑,他也沉下了心,认真地对周铁衣说,“修订……” “是翻译。” 周铁衣打断道。 修订和翻译之间的难度他还是知道的。 前者根本不是他现在的体量能够撬动,但是翻译就不一样了,这不动原本,只是增加一个副本,有青空规的帮忙,自己再撺掇一下大夏圣上,这是可以做的事情。 青空规笑了笑,你小子还知道底线啊。 “就算是翻译《大夏天宪》也非我一人能够定夺之事。” “那当然,这件事肯定要请教圣上,让圣上主持。” 周铁衣迅速表忠心说道。 我周铁衣乃是大大的忠臣! 只不过到时候圣上您是愿意花时间看繁复的法条,还是愿意花时间修道,那就是两说了。 至于大夏圣上会不会同意,周铁衣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因为用白话文翻译《大夏天宪》,就是对儒家话语权的进一步打击。 相比于法家一品‘大治’,大夏圣上更忌惮的是儒家将出的圣人,只要能够压制儒家气运,大夏圣上会做出选择的。 况且这‘大治’又不会落在我周铁衣身上,最有可能还是落在青空规这位法家司律身上,顶多我弟子从中分润气运,小小的成就法家三品‘规矩’。 青空规没有和周铁衣继续在这件事上讨论,毕竟《大夏天宪》相对还是十分敏感,最主要还是看圣上的态度,而且自己还要与法家内部的诸多派系商讨,这不是一两个月能够解决的事情,甚至半年,乃至一年才能开始都很正常。 现在也只是先吹吹风罢了,让圣上知道有这个扼制儒家的手段在。 倒是这小子说的判例,确实可以登上《法治报》。 “那就先将判例用白话文登上《法治报》吧。” 这件事青空规还是能够做主的。 而这也意味着白话文从儒法两家之间,彻底撕开一道口子,不再只是局限于下层民众,而是开始向上层统治阶级传导。 如果大夏圣上最终同意用白话文‘翻译’《大夏天宪》,那么也就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取得阶段性成功,为新的时代立下规矩。 (本章完) 第(3/3)页